呂布問其故。來使道:“曹丞相差我往劉豫州處下書,今得回書,不知書中所言何事。”呂布立即拆書細看。書中寫道:“奉明命欲圖呂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備兵微將少,不敢輕動。丞相興大師,備當為前驅。謹嚴兵整甲,專待鈞命。”
呂布見了,大罵道:“曹操賊子焉敢如此!”隨即將使者斬首。先派遣陳宮結連泰山寇孫觀、吳敦、尹禮、昌稀,東取山東兗州諸郡。令高順、張遼取沛城,攻玄德。令宋憲、魏續西取汝、潁。布自總中軍為三路救應。
高順等率兵剛剛出徐州,即將到達小沛,有人報知劉備。劉備立即召集眾人商議。
孫乾(超級謀士)道:“可速告急於曹操。”
劉備道:“誰可去許都告急?”
台階下一人上前道:“某願往。”眾人側目細看,乃是劉備的同鄉,姓簡,名雍,字憲和(超級謀士),現為劉備幕賓(劉備現在的將軍一職,卻是無人承認)。劉備立即修書付簡雍,使星夜赴許都求援;一麵整頓守城器具。劉備親自守南門,孫乾守北門,關羽守西門,張飛守東門,下令糜竺與其弟糜芳守護中軍。原來糜竺有一妹,將要嫁給劉備為平妻。劉備與他兄弟有郎舅之親,故令其守中軍保護妻小。
高順軍至,劉備在敵樓上問道:“吾與奉先無隙,何故引兵至此?”
高順道:“你結連曹操,欲害吾主,今事已露,何不就縛!”言訖,便麾軍攻城。劉備閉門不出。次日,張遼引兵攻打西門。
關羽在城上對他道:“公儀表非俗,何故失身於賊?”張遼低頭不語。(經過呂布的幾次反叛之後,張遼已經對他有些失望,男子漢大丈夫,他還是佩服當年那一個在戰場之上無敵,熱血而單純的呂奉先。)關羽知道他有忠義之氣,更不以惡言相加,亦不出戰。張遼引兵退至東門,張飛便要出門迎戰。早有人報知關公。關公急來東門看時,隻見張飛方出城,張遼軍已退。張飛想要追趕,關公急召入城。
張飛道:“彼懼而退,何不追之。”
關公道:“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張遼已經是晉升將心境,但是他的統軍能力卻是極為強大。)因我以正言感之,頗有自悔之心,故不與我等戰耳。”飛乃悟,隻令士卒堅守城門,更不出戰。
簡雍至許都見曹操,具言前事。
曹操即聚眾謀士議道:“吾欲攻呂布,不憂袁紹掣肘,隻恐劉表、張繡議其後耳。”
荀攸道:“二人新破,未敢輕動。呂布驍勇,若更結連袁術,縱橫淮、泗,急難圖矣。”
程昱道:“今可乘其初叛,眾心未附,疾往擊之。”曹操從其言。即命夏侯惇與夏侯淵、呂虔、李典領兵五萬先行,自統大軍陸續進發,簡雍隨行。早有探馬報知高順。高順飛馬稟報給呂布。呂布先令侯成、郝萌、曹性引二百餘騎接應高順,使離沛城三十裏去迎曹軍,親自率領大軍隨後接應。劉備在小沛城中見高順退去,知是曹家兵至,乃隻留孫乾守城,糜竺、糜芳守家,自己卻與關、張二公,提兵盡出城外,分頭下寨,接應曹軍。卻說夏侯惇引軍前進,正與高順軍相遇,便挺槍出馬搦戰。離順迎敵。兩馬相交,戰有四五十合,高順抵敵不住,敗下陣來。惇縱馬追趕,高順繞陣而走。夏侯惇不舍,亦繞陣追之。陣上曹性看見,暗地拈弓搭箭,覷得親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
夏侯惇大叫一聲,急用手拔箭,不想連眼珠撥出,立即忍痛大呼道:“父精母血,不可棄也!”遂納於口內啖之,仍複挺槍縱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槍搠透麵門,死於馬下。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夏侯惇既殺曹性,縱馬便回。高順從背後趕來,麾軍齊上,曹兵大敗。夏侯淵救護其兄而走。呂虔、李典將敗軍退去濟北下寨。高順得勝,引軍回擊玄德。恰好呂布大軍亦至,布與張遼、高順分兵三路,來攻玄德、關、張三寨。
……….
“什麼?曹性兄弟戰死沙場,速速命令陳恒,率軍支援徐州。”陳凡接到消息之後,卻是沉吟片刻,臉上帶有一些傷感,曹性戰死,離呂布的滅亡之日也是不遠了。
存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