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九十三章 袁紹思進退(2 / 2)

沮授心中早已有了見解,隨即便侃侃而談道:“若是主公想要攻打司隸,便要將此事瞞下,絕不能讓任何諸侯知曉,否則軍心一亂再難有任何做為。而且,不但要攻打,更要速戰速決,否則一旦糧草告急,想打士兵們也無心作戰。若是主公想要穩定後方,那就將此事告知各路諸侯,想必看在陛下的麵子上,各路諸侯也會跟隨主公平定黎陽和鄴城之後才會散去。如此一來,主公可不費吹灰之力,得到鄴城這等治所,也算是此戰有所得。”

袁紹想了想之後說道:“即便我等攻下虎牢,那之後的糧草該如何解決?”

沮授雙目中寒光一閃,一字一句的說道:“若能攻下虎牢,我軍麵前便再無堅城阻擋。主公大可以以戰養戰,就地取糧。而那時,大軍並無糧草之憂,即便是主公再派遣偏師攻取黎陽和鄴城,諸侯們也不會在意了。”

袁紹左思右想,覺得攻取黎陽和鄴城,讓自己可以直接統治冀州,其實挺不錯。更何況,自己手中還有漢獻帝,就算是來年再想召集兵馬也可以。另一方麵,她又對陳濤懷恨在心,再上自己興師動眾,竟然連一戰都未取勝,實在是顏麵無光,要是就此退兵心有不甘。兩邊想來想去,優柔寡斷的性格盡顯無疑,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出該如何是好。

似乎明白袁紹心中在想些什麼,沮授再次說道:“主公,不若先強行攻打虎牢關十日。軍中現有的糧草,足以支撐大軍五十日的消耗。若是十日之後,無法攻下虎牢,那隻能將此事告知全軍,隨後大軍撤離,以待來年再戰便是。”

沮授這個折中的辦法不過是順著袁紹的心思罷了,但是在袁紹來看卻是兩全其美,頓時心中憂慮散去,大喜著說道:“公與不愧是紹的智囊,好,就按公與所說行動吧。”

說到這裏,袁紹的眉頭又微微皺了起來,有些擔憂的說道:“這幾日猛攻虎牢,但虎牢關的地形太過險要,大軍始終無法擺開陣型。陳濤那廝又在關前擺開鐵甲陣,呂布小兒勇武非凡,仲康、孟起等將皆不是她的對手,關上每每箭如雨下,衝陣士卒損失慘重,卻連城牆都碰不到,各位可有方法破那陳濤之謀?”

對於這幾天的戰事不順,幾位謀士也是心知肚明。最開始的騎兵騎射之術讓聯軍後陣大為頭痛,派出顏良率領騎兵又被殺的大敗而歸。如今,雖然在後陣中遍布鐵甲巨盾手,大大降低了傷亡,但是在來去如風的騎兵麵前,聯軍的陣型就像是活靶子一樣,隻能被動的防禦,卻始終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威脅。

而正麵戰場上,袁紹先後派遣數員大將前去挑戰小呂布統領的鐵甲軍。奈何小呂布武藝高超,根本不是袁紹麾下任何一位將領單打獨鬥可以戰勝的。若是想讓幾人同上,陳濤手下大將眾多,雖然少了張飛、張繡、趙雲、太史慈、夏侯惇,可是還有張遼、夏侯淵、趙靈兒等等。這些武將雖然比其張飛、趙雲、呂布要差一些,可是對於袁紹麾下的張郃、高覽之類的將領卻還要高出一線,特別是趙靈兒,其武藝簡直可以與馬超比肩,讓袁紹頭痛不已。

若是想要揮大軍直接攻擊,卻每每才剛到三百步就被關上的弓箭給射退。上百台大型弓弩射出的巨箭,真正造成的威脅其實很有限,但是問題是架不住強大的心理壓力。士卒們往往被兩輪箭雨就嚇得無心作戰,陣型大亂之下,必然是被牆頭上萬弓箭手三段暴雨般的弓矢給徹底射了回來。

這幾日的攻城戰中,每天都是如此的狀況,不管袁紹開出多少的賞金,甚至誅殺了一些率先逃跑的老兵油,依舊沒有絲毫的改變。就像袁紹自己所說一樣,付出幾萬人的代價,竟然連城牆都摸不到,實在讓她氣到極點。

如此狀況,身為謀士的沮授等人雖然未跟隨在袁紹身邊親眼目睹,但還是知道其中的詳情。最先開始的時候,沮授等人也曾提議讓袁紹激怒陳濤,讓他開關帶大軍出城會戰。隻可惜,陳濤根本就不吃這一套。不但將戰書當著諸侯的麵,在城牆上撕爛,還大聲嘲諷袁紹愚蠢,反而讓袁紹受不了揮軍猛攻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