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明是一個很是平凡的人,沒有上過學,在澤明懂事以來,自己就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一個垃圾場。
這個垃圾場是澤明的家,這個垃圾場給了澤明一股強烈的歸宿感。
澤明靠著附近撿垃圾的人們,東一口飯,西一口饅頭而長大,這垃圾場裏的拾荒人們對於他來說,那就是他的親人,至親的親人,雖然是一個孤兒,但是澤明卻不認為自己是孤獨的,甚至還發誓,有朝一日,自己要讓這附近拾荒的人們過上溫飽的生活。
可惜造化弄人,澤明連這麼一個小小的垃圾場都無法真正意義的出去,更加別說那自己的異想天開的誓言了。
二十三世紀,已然是一個機器人時代,這個世紀的人們,富的人越富,窮的人越窮。
富的人,甚至連垃圾場裏的垃圾都要爭搶,雖然政府有明文規定,垃圾場不可爭搶,劃分給了貧民,讓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的貧民們有一點基本的收入。
但是很多有錢人看中了貧民窟裏的再生資源,以及一些可能會出現的超文明資源。
貧民窟裏的這個垃圾場,基本上還算是一個寶庫,因為運氣好的人,常常會在這裏撿到一些超越了現在文明的產物,例如現在的機器人文明就是當初有人在這裏撿到了一個小型的機器人,從而有了現在這個機器人文明的。
這個小小不起眼的小機器人,卻將這個世界的文明發展硬生生給推前了五百年,可見這個垃圾場的珍貴。
這個垃圾場也曾被政府給獨自霸占了起來,隻不過多年過去了,已然不可能從這個垃圾場裏找出什麼有能將文明再度往前推得價值東西了,所以政府這才將這個垃圾場劃分到了貧民窟。
雖然有著明文規定,但是那些有錢人卻鑽了法律的空子,明文規定不許請不是貧民窟的人,要請人也必須請貧民窟裏的人,也不許富貴人家踏入,更加不允許那些大財閥的踏入。
但是一旦請了貧民窟裏的人,找到了東西要是有價值的話,政府會來以尋到東西的貧民個人為由,收走所得到的東西。
久而久之,那些有錢人就再也不請貧民窟裏的人幫忙在這個垃圾場裏找東西了,從而派了自己的機器人前來尋找可用的材料或者再生能源。
無一例外,能來到這個垃圾場裏的機器人,背後都是有著一個大財閥在支持的,而且、這些機器還被強行輸入指令,例如、要是檢測到珍貴的東西,或者是係統分析不出的東西,那就必須搶過來,必要的時候,不介意弄出一點人命。
正是有了這些強盜一般的指令,令垃圾場裏的貧民都開始麵臨最後的生存困難。
時間也已經過去了十七八年了,而如今了澤明,也能自立更生了,隻不過,如今的澤明,在這個垃圾場裏並不是那麼的好過。
生存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有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實在是不好受。
這一日、澤明繼續在垃圾場裏尋找著可以拿去換錢的東西,忽然、聽到了一聲機械聲,隻見著那機械聲說道:“發現有價值物品,經估價,無法估價,價值、無法估價,東西已經被人類所得,開啟所要係統。”
聽到這個聲音,澤明無奈的笑了笑,自言自語道:“唉、不知道是哪一個倒黴蛋,找到東西居然不好好藏起來,這下好了吧,歸別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