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66 每個故事都有兩個結局(3 / 3)

好安靜,整個禮堂裏都好安靜,好像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在等著哪個叫做沈文彬的先生說我願意。

“我願意!”

沈文彬推開西廳禮堂的門,“培培,我願意娶你為妻,這一生,再也不要離開你。”

這一聲“我願意”響徹在肖培培的耳畔,在她心中已經無數次幻想過沈文彬說這一句話的場景,但是從來沒有想到他會是以這樣的方式出現。晶瑩的淚珠在她臉頰上映著燈光閃耀出幸福的光芒,淚水滑落一滴、兩滴、三滴······澆灌著手裏的捧花,她久久地不敢回頭看,她怕這次又是自己的幻覺。

儀式被打斷了,神父看著沈文彬越走越近,肖培培終於忍不住回頭,循著背後的腳步聲轉過身。

沈文彬已經來到身後,質問肖培培,“你為什麼這麼傻?”

“我不善於爭取。”

“難道你就不怕失去?”

他不由分說的拉住肖培培的手,對神父說:“神父,請您為我們主持婚禮。”

然而,智慧的神父早已看穿了一切,他接著說:“請新郎新娘交換戒指。”

沈文彬摸遍了全身的口袋,才尷尬地說:“戒···指···要不我去隔壁取一下吧。”

“還是先欠著吧,你可以親吻你的新娘了。”神父不失幽默地說。

“真的可以嗎?”沈文彬疑問道。

“必須滴啊!”這神父怎麼還東北口音,肖培培和沈文彬都被神父的話惹笑了。

這一吻是久違的溫柔重逢,他們用心跳和呼吸訴說闊別多年對彼此的思念。這一吻是今生的深情約定,他們用香唇和氣息償還曾經錯過對彼此的虧欠。

故事到此結束了,他的老伴兒合上那個記事本,攙著他相攜回家。

雖然,故事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不過生活總是舍不得辜負每一個人,就像開篇的時候肖培培的那句疑問:世界上那麼多相互交織的路口,能不能給所有的錯過,一個重逢的機會?

沈文彬退休以後,偶有機會來到H大,風燭殘年的他和老伴兒喬珊珊一同坐在當年的小湖邊上的長椅上。

沈文彬說:“這裏就是當年我們相識的地方。”

喬珊珊說:“依然很懷念嗎?”

沈文彬說:“我今年80歲了,到時候了。”

喬珊珊說:“沒想到你對她竟然想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

沈文彬先是自我嘲笑了一下,然後用略帶愧疚的語氣說:“或許吧,應該說你是我的人生,她是我青春裏一場未完成的春夢。”

“好長的夢啊!夢太長,人生就會太短。不過還好現在夢醒了,該跟你的人生回家了?”

“好,回家。”

兩位老人相攜而去,卻被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叫住了。

“請問您是沈文彬老先生嗎?”

沈文彬回答說:“是我,請問您有何貴幹?”

女孩遞給他一個本子,說:“這幾年奶奶總喜歡讓我推著她來小湖邊轉轉,她說這裏是她全部的人生。”說完話以後,她便跑開了。

在這個本子的封麵上寫著一句話:如果此生注定與你錯過,我寧願一個人生活。

再看湖邊的對岸,那個女孩推著一個輪椅已經走遠,輪椅上的老人與他有同樣的風燭殘年。

青春裏的我們,對於整個世界,渺小到可有可無;而對於彼此,我們成了全部。

很榮幸在青春的最後一站,大學裏遇見了你。

一個朝氣蓬勃,青春向上的陽光男孩沈文彬,在一個如詩如畫的大學裏遇見了終生難以割舍的摯愛肖培培。這一份愛情,在沈文彬與肖培培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裏,卻有這相同的愛情觀,所以他們的愛情才是一生一世的。

沈文彬說:“愛情就是美好的時間裏,在美好的地點,遇見美好的人,然後終其一生的愛她,如果一生隻夠愛一個人,我寧願那個人是她”

肖培培說:“愛情是兩個人的不期而遇,要麼不歡而散,要麼終其一生,如果此生注定與他錯過,我寧願一個人生活。”

他們的愛情,就從人海茫茫中的那驚鴻一瞥開始,也結束在那多年以後的人海茫茫中,彼此卻用盡了一生時間,隻為那驚鴻一瞥的美好。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兩個截然不同的結局?這樣,才好讓所有的遺憾和圓滿都不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