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之中,慈禧的侄子兼外甥女婿端王,在義和團興盛並開始“扶清滅洋”之時,與剛毅等一幫王公貴族,力勸慈禧利用義和團攻打洋人,由此義和團一時變得兵強馬壯。
端王所見建的神虎營,也開始加入滅洋隊伍之中。
他讓自己的神虎營暗中配合義和團打洋人。
有了京師神虎營的配合,義和團在天津的老龍頭火車站、北倉、廊房等地和八國聯軍展開了浴血奮戰,以血肉之軀與後膛槍炮相拚搏,前仆後繼,王五率集訓的大刀隊衝鋒在前,刀劈洋鬼子多人。
戰罷擦著刀上的血,對他最後收下的徒弟趙崇斌說:這把刀,今天才成為真正的刀,因為它開了洋葷,沾了鬼血,我王五也不虛稱大刀王五了,對得起這把刀,也對得起祖宗了。
王五支持義和團,給錢財幫助,讓他們去殺洋人,回到鏢局又到處召集武林豪傑,一起殺洋人。
此時直隸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已呈現出“誅不勝誅”的局麵。
義和團的迅猛發展,殺害外國傳教士使外國聯軍大為恐慌,他們紛紛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消滅義和團。實際掌握政局的慈禧太後多次發布嚴禁義和團的上諭並組織軍隊進行圍剿。但由於多種原因,一時難以撲滅義和團。
列強向北京強行進軍和義和團抵禦外國軍隊,使清廷對義和團的態度開始出現轉變。麵對列強咄咄逼人的態勢,清廷內部主和與主戰,主剿與主撫的分歧更加嚴重。
清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打著扶清滅洋的旗號進入京師,王五率先響應,組織二百餘名武林豪傑攻下西什庫法國教堂,又配合義和團攻打使館東交民巷,連攻幾日殺洋兵幾十人。由於敵人有快槍洋炮,屢攻不下,隻有撤回。
八國聯軍侵占京師後,慈禧及王公大臣倉皇西逃,途中奕匡、李鴻章向敵乞和。王五看透了清廷的腐朽,明確到必須反清滅洋。
王五同義和團首領張德成等人在順源鏢局密會,王五激昂地道:“西宮專權,權臣賣國,清軍不禦外反戮同胞,令人心寒,滅洋必反清,不反滿清中華不興,黎民無生!”
張德成等讚同其言,並決定將武林同仁及義和團殘部聯合起來,同洋人殺鬥。
經過血戰,聯軍在漢奸的指導下炸開城牆攻入城中,天津失陷。聯軍設立“天津都統衙門”對天津進行殖民統治。
聯軍進抵北京城下,八國聯軍對北京發動總攻,並攻破東直、朝陽、東便、廣渠各門進入北京,董福祥的甘軍和義和團堅持抵抗,而此時的慈禧見勢不妙,遂帶領光緒帝、隆裕皇後等與部分王公、太監於出神武門西逃。
八國聯軍攻到北京城下,德軍統帥瓦德西,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麵對著帝國主義強盜對中國人民的浩劫,王五再也不能按捺自己胸中的怒火,率領屬下鏢客、徒弟幾十人,自發在北京城內與侵略軍展開鬥爭,他們利用地形熟識的優勢,夜晚出擊,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