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事?““有一件事”。這兩句話是同一時間說的。“好吧,你先說。”
“社長,要求我們下周寫一篇特別的報,要我們周末時去一個地方。”“那不是好事嗎?可以休息一周還可以去旅遊。”“可是他要我們去這裏。”說完的同時,拿出了一張照片,後麵還寫著一行字。我看了之後也感到她為什麼而不安,就對她說:“要……要去嗎?還要在這周中?”“是的,還要我們下午最後一節課去會議室開會。”。然後她補充道:“蘇蘇與藤野也會去。”
說完後,她又想到了一件事,就對我說:“剛才我去辦公室把作業給語文老師時,你猜我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難道是語文老師也看我們出的周報?”“不僅如此,還跟我評論散文的部分,還說梨中笑這個名字起得很好。”說完後,她竟然臉紅了。“那有沒有說小說怎麼樣?”我問她。
我說完這句話後,她居然湊到我的耳邊,跟我說:“她說小說取材不錯,就是筆名有點怪。”“那是當然了,也不見作者是誰,可是jz耶!”
聽到這裏,她竟然笑了,說:“老師就是說,這作者的筆名起得隨便,起得沒有深意。”“那其實是老師不明白jz這名,它不僅暗示了我個人,還有一些特別之意,你不見我是起名起的最晚的嗎?”“那還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不說,說了就沒有神秘感了。”
在自習課上,老師不是看著我們,而是低著頭看報紙。不時他也會抬起頭看看我們,然後在班上走一圈,監督同學不要開小差。之後他看到一個同學在看和平報時,也隻是說了幾句,然後就走開了。要知道,平時見到諸位事件時,他肯定會把東西沒收。
之後我也明白了他為什麼這麼做,因為他看的就是和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