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的說法(1 / 2)

鬼的說法

人所歸為鬼,從人,象鬼頭,鬼陰賊害,從厶。”——《說文解字》

鬼,這一子虛烏有卻又無處不在的精神怪物,曆久不衰,經世不滅。談鬼、說鬼、論鬼、寫鬼、信鬼、怕鬼、祭鬼、罵鬼、驅鬼、打鬼、鬥鬼、斬鬼、降鬼、扮鬼、用鬼的大有人在,形成了一套中華獨特的鬼文化。本文將從鬼的來源、社會屬性、地位,尤其是鬼書等方麵對中華鬼文化作一番粗淺的探討。

實際上鬼的來源是多重性的,複雜多變。首先,鬼是跟靈魂聯係在一起的,而靈魂又和夢境密切相關。恩格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指出:“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於是就產生一種觀念:他們的思想和感覺不是他們身體的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寓於這個身體之中而在人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從這個時候起,人們不得不思考這種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係。既然靈魂在人死時離開肉體而繼續活著,那麼就沒有任何理由去設想它本身還會死亡;這樣就產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這樣,遠古時代的人們便得出了人是由“肉體”和“靈魂”兩部分組成的這一結論。肉體可以死亡,但靈魂是永遠不死的。人在死亡時其靈魂就脫離了人的肉體,便成為了鬼。隻是一種對人鬼產生原因的解釋。

還有一種是自然鬼神,其產生原因是因為過去的人們對雷電、地震、淫雨等自然現象無法理解,認為是一些鬼神在操縱著這些自然現象,每一種自然現象都是一種鬼神的惡作劇。馬克思說過:“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製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係完全象動物和它的關係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利。”

隨著社會的發展,鬼也漸漸具有了社會屬性。在階級社會裏,人們對在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下產生苦難的根本原因不了解,誤以為是鬼神在主宰著人間的貧富和禍富,把自己不能支配的社會力量加以神化,賦予“神權天授”的美名,剝削和壓迫勞動階級。各種樸素的原始宗教也無法抗拒這種社會力量,許多宗教演變為政教合一,成為統治階級的工具。

我們所說的鬼神無外乎是人對自身的不理解、對複雜的自然現象不理解、對具有社會和政治屬性的宗教的本質不理解所生成的。

自從人類的意識形態中出現了鬼的概念後,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群眾心理、倫理、道德、價值觀、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政治鬥爭、經濟建設以及藝術創作等諸多方麵的發展曆程。

在中國,還有一種特殊現象不得不注意到,通常中國人在鬼與神的選擇中寧可信鬼而不信神,經常是在遇到災難、冤屈、誣陷等事情時求鬼(主要是祖宗鬼)來幫助解決。

造成這種事實是中國特殊的文化積澱的結果。

首先,中國政治統治上的神太多了。中國奴隸製和封建製的時間都特別長,這樣各帝王君侯按君權神授理論來講都是神。帝王如此之多,神也就如此之多,多神亦無神。諸神在紛爭中相互抵消化為烏有。

其次,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特殊情況,諸多的民族產生了諸多圖騰神,這是每一個民族形成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多元化了就沒有一元性,隨意性了就沒有專一性,多神了就等於無神。

第三,中國兩千多年來是一個多教合流的國家。各宗教都有自己的神,儒教信奉孔子,佛教信奉釋迦牟尼,道教信奉老子,基督教信奉上帝等等。多教並立,多神並排,沒有哪個神能在九州占霸主地位。

中國諸神互爭權勢,互相攻訐,反而各損其威,於是鬼的地位便相應提高了。

尤其是在眾多鬼神中,有一種鬼是特殊的,這就是祖宗鬼。一般來說,人們對祖宗鬼的懷念和崇敬遠勝過其他的鬼神。

這種狀況,除了有牢固的血緣情結因素外,還有其複雜的政治和社會人文條件。對祖先鬼的崇拜首先是服從了封建統治者超穩定統治的政治需要,其次是為了維係生命的繼承財產和繼承權利的需要,再此是滿足和適應這些需要的複雜的心理需要。

這種“神追祖上”表現在對祭祀祖先的重視上。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這話點破了祭鬼的要害所在。祭祀祖先實際上是要表明自己的存在和這種存在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