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在軍營(1 / 2)

去軍務官那報道之後,佛燁打算四處轉轉,可看見周圍軍士警惕的眼神,還是回去補大覺吧。

有顏家的路子,分到一個單間帳篷的佛燁到了地方,旁邊幾個軍士圍著富貴,左摸摸右瞧瞧。搬開富貴的嘴看看牙口,再瞧著富貴滾圓的身子和四個小短腿。一軍士在富貴背上用力按一下,說:“當軍馬行嗎?”

就在此時,在營帳裏見過的老將過來,大喝:“懂個屁,這馬才是真正的軍馬,二等見過的那些大家夥,都是爆發力可以,餘力不足,看樣子的貨,上戰場能追上窮寇嗎?”

原來此將軍就是唐朝大名鼎鼎的“邪王”程咬金。佛燁也是打聽之後才知道這麼位大神。

唐朝開國大將,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朝末年,程咬金先後入瓦崗軍、投王世充,後降唐。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曆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改封盧國公,世襲普州刺史。

麟德二年去世,追贈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諡號“襄”。陪葬昭陵。

。。。。。。

老程訓完這些小兵們又盯著旁邊的佛燁:“你哪裏人士?”

“啟稟將軍,在下自幼隨恩師隱居山林,不久前,師尊讓我下山,說天下大定,千年內不會亂,讓我下山輔佐明主”

“哦,這馬屁拍的好,你應該當著陛下的麵說,說不定立馬升個國公也不錯啊,哈哈哈”

旁邊的侍衛們也笑了:“不愧是讀書人,睜眼就是瞎話,不帶打草稿的”

佛燁一臉坦然:“堂堂七尺男兒在深山老林住著也不是個事,家師順便讓我來討個前程”

剛過來的顏師古也笑了:“高啊,先抑後揚,小小年紀這臉皮以後不用練”

老程也齜牙咧嘴道:“那你就好好在我這幹,看看你小子學到什麼真本事沒?”

顏師古一臉惋惜道:“對,從前朝戰亂伊始,這麼多年不知多少能人異士隱居於荒野,你既然跟你老師做過學問,那我考考你,詩經會麼?”

佛燁盯著顏師古“除了第一句,其他的不會。”

“哦,那我問你,恩?你不會?那你學的什麼?”顏師古一臉驚奇道。本來波瀾不驚的臉上也一臉的不可思議。

“你不懂經義?顧愷之的《敏蒙記》,以及《雜字指》和《俗語難字》這些啟蒙讀物可曾學過?那你學的什麼?”看著一臉茫然的佛燁,顏師古問道。

“世間還沒有的一些幼童啟蒙之外,就是詩賦了”

“說說吧,”顏師古仍然耐心道。老程早就摳鼻子,無聊看天了,剛聽說這小子連啟蒙都沒讀過,就沒心思聽了,這麼個小子,不要說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奇人,估計鬥大的字也就認識一麻袋。

“小子啟蒙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等。”

顏師古仔細想想,沒聽過這些書:“那就先背一遍你所說的《三字經》,老夫首次得聞,倒要見識一下。”

佛燁清聲道:“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昔孟母,擇鄰處。。。”

佛燁淡然的背出《三字經》,卻不知顏師古心裏已經是巨浪翻滾,這就是明證啊,佛燁從不可知之地出來,這麼一部曠世奇典出世,那他一切的嫌疑都不足為道。

佛燁一口氣背誦完了三字經,隻要看顏師古撚斷的胡須和張大的嘴巴就知道這位大儒心中的驚駭。

殊不知顏師古已經沉浸在其中,沒理會佛燁唐朝後麵的三字經,否則就不知該如何對待佛燁了。

老程也從遠處趕來,看出不對,也沒說話就待在旁邊。

顏師古經過了剛才的驚訝,道:“令師一代大儒,少郎君可否讓老夫拜見一二”

佛燁也隨機應變道:“小子本來也是打算跟在師傅身邊,不如俗塵,可是被趕下山了,現在都不知師傅在哪。”

說完,佛燁眼中蘊滿淚水,顏師古以為他在想自己的師傅,人的真實情感如何瞞得過閱人無數的顏師古,這種感情的迸發最是能被看出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