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約見(1 / 2)

東北大戰落下帷幕,蘇聯方麵虎頭蛇尾的表現也讓歐美諸強吃驚不小,嘲諷自然會有,但更多的還是有了不小的佩服,能放下所謂的麵子而更加注重實際,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至少斯大林沒有犯下之前英法美日四國的錯誤。

世界各國都是有點愣神,德國方麵也是研究的非常徹底,他們都是組織了不小的專業人士來分析這次發生在中國的戰爭,對中國能有如今的成果也有了定論,那就是毛鋒之對世界各國彼此的關係有著非同小可的認知,毛鋒之一個人足夠成為殺手鐧,中國政府目前最為關鍵的財富恰恰就是毛鋒之本人。

中國崛起能牽製英法美日四國,這是對德國非常有利的事情。亞洲如果打破四國的利益分布,能減輕歐洲勢力分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德國政府有了進一步的默契,也有了更近一步的與中國接觸。

軍工合作就是這更進一步的表現,克虜伯體係派出了一支龐大的代表團出訪中國,開放海空陸三軍軍校,全麵招收來自中國的學生,同時在中國的本國教官團成員征收為在役軍官,享受正規部隊軍官的福利!

德國圍繞著軍工體係采取了全方位與中國合作的方式,克虜伯代表團這次使命還包括在中國建立船廠,在保證中國政府握有海軍艦隊的同時再建立一支德國海軍艦隊,這一切都是瞞著英法美日四國的情況之下。

發展海軍力量一直德國政府一直謀求的所在,這解禁陸軍容易做到,但是解禁海軍力量這難度大大高於陸軍,何況英法二國的海軍力量遠遠高於德國,距離德國沿岸也是非常近,消滅德國大型海軍艦艇非常容易,生產一艘消滅一艘相對簡單的太多!

經濟決定了政治,歐洲在一戰過後都是陷入了經濟衰退,歐洲大國都是急迫要振興經濟,解決失業工人就是一個最為重要的表現。中國市場就是一個新興市場,不怎麼挑食,要求相對也低,這對於英法兩國是非常好的對象,這也是英法二國低頭的原因,毛鋒之有底氣也是有這方麵的原因。

北平的夏天非常炎熱,北平市區內還有不少施工隊伍在加班加點在工作,對於工人而言這都是改善自身生活的機會,有工作意味著就是有錢賺!天熱總比餓肚子要好太多!

遷都北平已經開始,現在更多的還是修建官署、道路。北平與廣州都成為了目前政府的辦公地,軍事部門已經前期搬到了北平,教育部門也是如此,外交部門等主要內閣部門還留在廣州!

在中海,毛鋒之約見了末代皇帝傅儀,對於這個皇帝,毛鋒之沒有什麼好感,但是也沒有什麼壞感,毛鋒之看重的還是此人的身份,在自己這邊或許沒有什麼作用,但是落到日本人手裏,或許就是有大用了。曆史上小日本就是如此做的!

雖然前朝已經覆滅,但是蒙滿勢力依舊存在,關內或許影響力不在,但是關外還是非常有影響力,腐儒思潮還是有著不少人擁護!

末代皇帝離開後,毛鋒之也隻是感慨歎息了幾聲。生不逢時是一個評價,但是把一個國家交給了一個孩子那就是非常的可笑!太平盛世或許可行,但是在一個王朝末期,那就是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