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鷹閣秘(2 / 2)

鷹閣之人皆以龍首為尊,龍首下設二護法,兩位護法行跡飄忽,由龍首親自調遣,獨立於鷹閣之外。四鳳主分別掌四國分舵事務,平時以書信來往。八姑娘留守總舵,分別代表情報、密探、暗樁、武技、掌刑、財富、藥物、訓練,八姑娘過濾八方信息獻策於鳳主,而這些計策最終由分布在四國的十六位管事執行。

木色既是鷹閣東籬鳳主,雪千尋自然就是這鷹閣龍首了。

數十年前,東海上有一夥海盜殺人劫貨,無惡不作,人稱金鯉幫。有一次,金鯉幫手下門人犯到雪千尋手裏,雪千尋逞一時之氣,便帶著十六名好手將此幫血洗一遍。

鷹閣,便是建立在當年的金鯉幫之上。而當年跟著雪千尋的十六名好手,就是如今分布在四國的十六位管事。

待木色看到第二摞信件的時候,神色卻越來越凝重。

北秦有半數城鎮被大雨侵襲,第一封書信裏指明鷹閣在北秦的分處已經積聚了不少水,雖然尋常的高門大院都有排水溝,雨水從排水溝自然積流去了城中的一處湖泊,那湖泊的水在短短半日一夜便漲高了三尺。而路上街道的雨水卻是流入護城河,護城河的水同樣漲了數尺高。

第二封信提到,次日大雨依然未停,磅礴大雨真如天河被劃開一般,似乎無窮無盡。

等到第三天的時候,雨雖小了一些,但依然在下。雖然不再是傾盆大雨,但雨珠串練成一線,還是極為細密,淅淅瀝瀝。

待木色放下最後一封信件,上麵提到秦皇已收到各地的奏折,許多州縣的堤壩決堤,雨水淹了農舍良田不計其數。這雨即便此時停了,北秦的百姓也傾塌了一半。

這樣的雨讓人覺得不會很快就終止,最後一封信是北秦鳳主潮戈親筆,隔著書信都能感覺到他的憂心。

鷹閣成立的初衷,旨在匡扶國家社稷安定,令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而非隻是安於區區東籬國。四國鳳主皆係出名門,資質千裏挑一,經由雪千尋親自教導過的。

“如今北秦都有哪些地方未受災?或者受災比較小?”木色向八姑娘問道,雖然八姑娘身在鷹樓,連半步都沒踏出過,但鷹樓每日都會有外麵的訊息遞進來。八姑娘身在廬中,也能坐觀天下。

首先開口的仍是那位青衣少女,她名喚元風。

“除了京城和西北地區,北秦國土覆蓋的地方幾乎所有州縣都受到了水災,隻不過有些地方輕,有些地方重而已。這一場大雨麵積太廣,各處避無可避。”

關於北秦西北荒地的開墾、堤壩良田、開山引水等等,均由當年北秦玉太子一手操辦。盡管西北這些年也很旱,但嬴綽主張精益求精,每一處都做到盡量完美。西北未受災,這在意料之中。

“那西楚呢?”木色又問。

“西楚雨量適中,今年大約是個豐收年了,隻有靠近北秦的半邊城一帶損失略重。楚皇愛民如子,是個有福氣的帝王。”

木色點了點頭,根據地理位置的原因,如今算是北方的雨季,而西楚的雨季早已經過去了數月,此次未受災也正常。

“北秦多處州縣的堤壩都是不合格的,若是合格的話,也不至於損失太多。”元風姑娘又跟著說了一句。

靳花姑娘慢悠悠道:“北秦安逸的太久了,自玉太子去後,官員行腐之風盛行。更何況連年幹旱,他們盼雨還來不及,又怎麼會防整堤壩?誰又能想到突如其來的這一場大雨下個沒完,秦皇如今怕是要急火攻心了。”

藺雪姑娘卻不置可否:“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他不懂,隻懂得陰險籌謀算計皇位。”

木色淡淡一笑,並不接話。

“今日秦皇已下旨派人治水,東十六個州縣歸秦三皇子,西十六個州縣歸秦七皇子。”魚月姑娘說道。

初梅姑娘補充道:“我等先前已遣西楚兩名管事前往北秦協助鳳主治水。”

“遣的可是雷四和康九?”

八姑娘互相看了一眼,齊道:“鳳主英明!”

不再言語,木色將書案上的信件全部看完之後,才向八名少女吩咐道:“龍首有令,數日後君家小姐將回西楚,一路上需多派人手關照,如有異況——殺無赦。”

“遵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