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想,到底要怎樣提高糧食產量,關於農業講習所,自己有個類似的計劃。
當然,比之贏渠梁的計劃,就顯得過於保守了。不過,最讓商鞅震驚的是贏渠梁對於農業觀察的細心。所講的三點個個切中要害。
他想不到一國之君竟對農業也是如此熟悉,這也更加堅定了商鞅留在秦國的決心,跟著這麼一位明君,何愁變法不成。這樣的明君又豈是山東列國的昏君可比?
商鞅打心裏是瞧不起那些君主的,他們的變法的隻不過是有限度的變法。開始的時候,勁頭挺足的,時間一長,又變成老樣子。
一旦變法,就勢必會得罪某些利益集團,要是沒有過人的膽識,嘿嘿,這法還真變不成。
變法也是要看人嘀,別看山東六國變法變得如火如荼,結局一定失敗。
“君上,是臣糊塗了。”商鞅說著又是深深一拱手。
“商君,你本是為了秦國的安危,何來糊塗?”贏渠梁模仿著電視裏明君禮賢下士的樣子,趕緊走到商鞅麵前,親扶商鞅。
至於商君這個稱謂,乃是商鞅在河西之戰中,力破魏軍,收複失地後,曆史上的秦孝公親賜的。
如今這個時候,被贏渠梁叫了出來,更能體現出贏渠梁對商鞅的看重。
“謝君上!”
“不要糾結於這些,說一說你的墾草令吧,我想諸位都急了吧?”
“哈哈……”
朝堂上一片笑聲,贏渠梁這話就是故意針對甘龍為首的一群人的,改革派怎會看不出來!
甘龍他們恐怕是希望商鞅一輩子都不說出來,哪裏還會著急?而且此時他們的臉色異常難看,要不是贏渠梁在這,恐怕早走了。
“君上,諸位大臣,我的墾草令是變法的第一階段。我將全國每五戶編成一伍,十戶編成一什的戶籍製,讓居民互相監督告密,如有“什”“伍”之中一戶犯罪,而其他戶不告密者,連坐腰斬。而告密者將會與在戰場上展獲得敵人首級一樣的獎賞,反之,隱匿的人則受到跟投降敵人一樣的責罰,我將這樣的製度稱為什伍連坐法。”
對於什伍連坐法,贏渠梁是不讚同的,如果一個國家的每一個國民被迫的成為告密者,你監視我,我監視你,那還有何鄰裏關係可言?而且這樣的法令必然會引起國民的不滿,戰時狀態下可以,一旦轉入和平時期,就不可行了。
商鞅有很多法令都隻能適合戰時體製,這也是為什麼秦國可以一統天下,卻隻二世而亡。
時代改變了,民眾的需求也改變了,如果這時製度還不加以完善,不作出改變,那麼就會失去民心。
不過,贏渠梁卻不打算直接反駁。
“慢,商鞅,你可知道我剛剛說的建立全國警察製度,這警察是幹什麼的嗎?”
對於這警察是什麼?商鞅當然不會明白,不過在他看來,應該和捕快差不多吧!
“我建立的警察製度,跟捕快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警察是除暴安良的,是保障國民安全的,小到小偷小摸,大到殺人重罪,警察都要管。”
“我知道,捕快平時也管點事,對於國民安全也是有保障的,但是這種保障是采取雙重標準的。對貴族可以寬容,但對於普通國民卻是嚴刑厲法,更有甚者公然索要好處,這種行為讓普通國民怎麼看?而且官官相護,隻想著維護自己的利益,卻從來沒考慮到國民的利益。這種‘除暴安良’不過是對貴族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