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價值
三棱鏡
作者:路甬祥
18世紀,一位貴夫人在參觀美國傑出科學家富蘭克林的實驗室時,曾經問道:“您做的這些工作有什麼用?”富蘭克林反問道:“新生的嬰兒有什麼用?”現在看來,這位貴夫人無意中涉及了當時人們普遍不解的一個重大問題——科學的價值。而富蘭克林的回答則正代表了近代科學誕生之初多數科學家們對科學價值的認識——科學的價值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顯現出來。
近代科學誕生之初,並沒有顯示出重大的實用價值。近代科學家們基本認為,科學是有關自然、社會和意識的係統而合理性的知識體係。科學研究的本質體現在發現新現象,提出新問題,創造新知識,建樹新的理論和方法。科學的價值首先體現在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識與合理解釋上。
近現代科學的某些成果,它們的價值也並未都直接體現為現實生產力,而基本體現在認知層麵,體現在對真理的追求,對世界的合理性解釋。
科學的認知價值,曾經而且依然體現在對人類思想解放的推動。曆史表明,人類文明的進步首先要有人類思想新的解放。近代科學所特有的注重實證、倡導理性和批判精神,成了啟蒙運動思想的核心要素,在推動歐洲社會告別神權迷信和封建統治、進入現代文明社會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於哥白尼天文學、開普勒天體運動力學、牛頓力學等,使人類形成了對宇宙的唯物論認知;
正是由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開始從物質運動和變化的角度看待生物與人類的起源及進化,形成了科學的生命觀;
正是由於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發展,人類對自身的意識有了更加科學的認知,推動了科學認識論的形成;
正是由於普朗克的量子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玻爾的原子論、薛定諤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學,人類的認知深入到微觀快速運動的物質世界,拓展到廣袤的宇宙和宇宙誕生之初,形成了新的物質觀、宇宙觀和時空觀。
今天,科學的認知價值仍將對人類的思想進步產生重大影響。目前人類正在探索的基因組、幹細胞、腦與認知以及暗物質和暗能量,正在不斷完善的宇宙、生命、人類演化理論和模型,無疑還將引發科學和哲學等發生重大變革,並將進一步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同時,科學中所蘊含的理性思維方式,也影響了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現代經濟學、社會學、人類學等人文社會科學,越來越重視數學與建模方法等實證研究思路,並且更加走向定量化。而注重實證性,注重定量化,注重理性、公平、和諧,又恰恰是當今公共治理的核心所在。
技術本質上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方式,它從誕生之初,就體現出推進人類物質文明進步、保障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價值。
火的發明,使人類掌握了抵禦寒冷的武器,擴大了人類的活動時空;
農耕技術的發明,使人類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衣食來源,並進而帶動物質交換、社會組織等文明形態的出現,由此,自然人開始演變成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