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九宮八卦在腹部的運用(1 / 3)

(一)九宮八卦

昕哥說:九宮八卦是我們的祖先創造發明的,是舉世無雙的國寶,它是由幹、坎、艮、兌、震、坤、離、巽再加上中宮組成的九個方位,我們把它稱為九宮八卦。(如圖一所示)

九宮八卦包羅萬象,大則無外,小則無內。特別是在人體上的應用更是奇妙無窮。我們用九宮八卦可以在一個穴位上調理五髒,我們可以在人體的各個部位利用九宮八卦進行診斷與治療,效果非常顯著。可見九宮八卦是我們祖先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二)九宮八卦在人體肚腹上的排列九宮八卦在人體肚腹上的排列是以肚臍為中宮,上為離宮,下為坎宮,其排列順序見圖(二)所示。

為什麼這樣排列?就是根據九宮八卦的五行屬性配合髒腑的五行屬性進行排列的。離屬火,火性炎上,心與小腸均屬火,因此離宮放在上邊;坎屬水,水性往低處流,腎與膀胱均屬水,因此坎宮放在下邊。其他依此類推。詳見圖(三)所示。

(三)九宮八卦配髒腑

根據九宮八卦的五行屬性,我們把它配以相應的髒腑,其結果見圖(四)所示。

這樣的排列與實際的髒腑不符,是因為九宮八卦在此反映的應該是髒腑的虛位而不是實位。隻有幹、坎、艮三位可以說是實位。即:坤宮是脾髒的虛位,離宮是心髒的虛位,巽宮是膽的虛位,兌宮是肺髒的虛位,中宮是脾胃的虛位,震宮是肝髒的虛位,幹宮是升結腸的實位,坎宮是腎髒的實位,艮宮是降結腸的實位。也就是說在人體上應該有兩個髒腑,一個是實位,一個是虛位,即:病氣是先在髒腑的虛位上聚集,此時是未病階段,當病氣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後,才在髒腑的實位上反映出來相應的症狀。

也就是說當病氣在髒腑的實位上反映出來時,就是到了已病的階段了,此時的病情就是“病來如山倒”的危險狀況了。在中醫術語中隻有大腸,它表示的是西醫解剖學術語中的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這三段,為了說明上方便,在此借用了西醫解剖學的術語,在幹宮——升結腸的相應位置是小腸與大腸的交接點闌門,為什麼說幹宮是升結腸呢?“幹”字音主升調,數上升,食物在小腸消化完了後,由升結腸送入兌宮,即肺的虛位進行泌別清濁。古人在橫結腸中設立水分穴,即是此理。屎走降結腸,水注膀胱。

也就是說,到了艮宮,艮音主降調,屬下降,山上土。糞便即是土,而形狀又似山,再形象不過。那麼,為什麼說坎宮是腎的實位?我們知道人有兩個腎,每個腎都是一個半圓,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圓。中醫認為左腎屬水,右腎屬火,兩腎一陰一陽,陰陽相合,水火既濟,產生生命之源注入命門。因此命門即坎宮是其實位。幹,坎,艮三實位在下,這也正符合上虛下實的自然規律。

我們用指針診斷按摩,在人們肚腹按九宮八卦配合運氣學和節氣,對人體髒腑進行補瀉調理,效果非常顯著。我們在對髒腑的虛位進行按摩調理中,深刻地體會到《黃帝內經》裏說的“上工治未病”的道理所在。未病,指的是實髒還沒有得病,但虛位已經有了病氣的集蓄。當病氣集結到一定程度,才向實髒轉變,叫已病。我們的指針診斷,就是在髒腑的虛位發現病氣,使用手法將病氣驅散排出,以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四)心結我們在人體的髒腑虛位進行調理的過程中發現,在離位有一些結,我們稱它為心結,如圖(五)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