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人間界亂世情仇 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新保之(1 / 2)

王簡涕零道:“此事說來話來……”

事情原委卻是如此,原來半年之前,有個漁夫在汾河中張網捕魚,意外的撈上來一塊玉璽,這漁夫是個沒見識的,隻道是一筆意外之財,遂進了平陽城中,找了個當鋪把這塊玉給當了。

偏巧這平陽城中,凡是典當行中,三家倒有兩家是這王簡族中的產業。

這典當行的掌櫃頗有些見識,知道此玉來頭不小,遂不敢私藏,拿來討好東家。

那塊玉在河水中也不知埋藏了多少時間,其下雖有字跡,奈何已被許多苔蘚貝殼汙穢了,辨不明了。

王簡本不太在意,叫下人隨意清洗了一番,遂置在桌案之上,權當了鎮紙,打算哪天有空,再找個識貨的行家掌掌眼。

這一晃過了十來日,他每天諸事繁雜,早把這塊玉的事情忘記的一幹二淨。

也是機緣巧合,這天閑來無事,他正埋首桌案練習書法,眼睛一撇,瞧見了這一方古玉,見從窗欞中斜射進來的幾縷陽光正好照在那古玉上,方才顯出那玉的澄澈透亮,光潔瑩潤,光線盡然可以由玉中穿出。

王簡本是貴族出生,自小到大,什麼好東西沒見過?見到如此奇景,也止不住驚喜若狂。

他慌忙丟了筆,興致勃勃的拿起那塊玉來,快步走到窗邊,舉起那玉對著陽光仔細觀摩,越看越是歡喜,以他多年來對玉器的了解,這塊玉與其它玉器大為不同。

其一,這是塊可以透過光線的玉,可以透光的玉他倒不是沒見過,但如此質地幹淨,又如此大體量的,他倒還真沒見過。先前隻因這玉表麵附著著一層包漿,倒多多少少掩蓋了它本身澄澈的質地,若不是今天剛好被陽光照到,他也無從得知。

其二,這玉從器形來看,顯然是一方璽,其上雕刻的動物造型,生動威猛,似虎非虎,顯然不是一般官宦之家所有。其實他心下已知曉了三分,若是沒有猜錯,這上麵雕刻的便是玉螭虎紐。

何為玉螭虎紐?

他猛然想起在什麼史書中有看到過。

想及此處,他將那玉軒在窗前案上,在書架之上翻找了一通。

果然不出所料,在後漢書中找到了佐證。

《後漢書·光武帝紀》李賢注引蔡邕《獨斷》曰:“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簡單說來,這玉螭虎紐,便是天子玉璽。

他欣喜若狂,丟了書慌忙又去看印,隻可惜那璽上所篆四字都已模糊不堪,筆畫間夾雜著許多蟲痕貝跡,怎麼擦也擦不幹淨。

他生恐弄壞了寶器,又不敢十分用力去清洗,正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腦海中靈機一動,何不飽蘸了印泥蓋在紙上,看看能否分辨。

說幹就幹,他抱著璽,吩咐下人拿來朱紅的印泥,將那璽蘸滿了,在紙上深深的一按。

揭起來一看,頓時大失所望,那些痕跡早已填滿了溝壑,印出來的不過是鬼畫桃核,什麼也分辨不出。

他頹喪的舉著玉,就著陽光細看,折騰了半日,也沒瞧出個所以然來,正打算放棄,忽然不經意間眼角的餘光掃在了牆麵上,在那裏四個大字的影子影影綽綽,形如鬼魅。

他驀地一驚,舉起玉璽對著窗外形將落山的日光,昏昏黃黃之間,見那牆麵上四個小篆清晰可辨,乃是“有新保之”四字。

這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權不費功夫。

若沒看清字跡,倒還有七分興奮,等到真看見了,他卻又有幾分失落之感,原因何在,正是他剛才查閱的史書,書上說天子玉璽,其上篆刻的內容都大同小異,必有皇帝啊,天子啊什麼的。

再看此玉,有新保之,是何含義?

他暗暗搖了搖頭,嘲笑自己太過患得患失。即使這是塊天子玉璽,又能如何?此刻在他手中也不過是個拿得出手的玩物罷了。

想及此物,頓覺索然無味,他遂把那玉複又置於案上,權當個知名的鎮紙,也沒往深處想。

這件事便又擱置了下來。

若是就此便不再深究,那也便罷了,又過了幾日,這天王簡家中來了位知己的朋友,留宿在家中。

一日二人在書房中相談甚歡,言及近況,王簡很自然的便將近日得了件古怪寶貝的事講與這位老友。

順便隨手取了過來,告訴他這玉璽的奇處所在。

原來在漢時,所有水晶,瑪瑙,翡翠皆稱為玉。這言璽便是中原罕見的翡翠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