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遊
轉學
渾渾噩噩,懵懵懂懂,兩年匆流過。夜裏苦思白日孤憤,終是離別人。
飄飄灑灑,依依惜別,踏上追夢程。等閑風雨又紛紛。陌回首,再度尋。
天邊剛露出魚肚白,整個李家莊看起來還是那麼靜謐和安詳,八月初的天氣,隻有清晨熱浪消退的時候才能合眼沉沉入睡一會兒。
在這個村莊的一間普通的農家小院裏,李飛被鬧鍾裏那個清脆的童音吵醒。他極不情願的伸出手去,摸索著在鬧鍾上摁了一下,“懶蟲起床”的呼聲戛然而止。李飛眼也不睜,倒過頭很快再次進入了夢鄉。
過了不久,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再次打斷了李飛的美夢。他一激靈,抓起電話,連聲應道:“來了,來了,你稍微等一下!”說完匆匆抓起身邊的褲子套在身上,赤著上身,在廚房打了盆水,端到院壩邊的台階上,把整個臉埋在水裏,過了一會兒才抬起頭來,胡亂拿毛巾揩了揩。李飛看了看水盆中自己那個英俊的倒影,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接著他像想起了什麼似的,回屋抓起床上的衣服,就向屋後邊的公路上狂奔。
公路邊上此刻早已站了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孩,戴著一副很厚的“酒瓶底”兒。他叫李勇,是李飛的堂兄,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一起讀書,直到初中畢業。兩人關係好的沒話說,雖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李勇長相斯文學習刻努力,中考的時候一舉考上了附近有名的文泉中學。而李飛一向桀驁不馴,常在學校打架滋事,學習差得一塌糊塗,後來經過熟人介紹,在為當地口碑最差的雲溪中學繳了幾千塊的擇校費之後,終於勉勉強強的混了進去。即便分隔兩地,兩人的感情絲毫不減,兩年間兩人寫了N(N>在校天數)封信,互訴學習生活中的故事。
後來李飛經過和李勇長期的交流,李飛越來越感到雲溪中學不是個讀書的地兒,眼看馬上就高三了,李飛覺得再也不能在雲溪中學墮落下去了,他很想轉到李勇們學校去好好學習。正巧李勇和他們班主任的關係很好,經李勇舉薦,他的班主任答應李勇給李飛一個好好讀書的機會。正是因為如此,李飛打算趕在開學之前和李勇去雲溪中學把自己的行李搬到文泉中學。
此時,李勇看李飛走近了,大聲說:“你小子在家幹嘛?天都亮了很久了,反正隻有最後這一班車了,能不能搭上就看你我的造化了。”李飛憨憨的一笑:“不是還有最後一班車嗎?”
正在這時,山那邊傳來一聲低沉的汽車喇叭聲,一輛綠色的長途汽車吃力的駛了過來,在這凹凸不平的路麵上,汽車緩緩的停在了他倆麵前,李飛心裏高興望著李勇笑了一下。
這段時間為客運淡季,車上並沒有幾個人。像李飛家這樣的農村,由於山路崎嶇,並且距離各個場鎮都遠,人們出村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這幾趟長途汽車。但是車少人多,特別是客運旺季,很多時候人們拿錢卻沒車可坐,即使上了車也被擠得難受。一年中的客運旺季大致分兩種,一種自然是春運,大批農民工外出務工或返鄉;還有就是鎮上的中學收假或開學。客運旺季的時候,車上的人多得站著都困難,腳都沒有地方踩,有些時候整個人就是懸空了也不會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