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校園足球布局城市中,新疆有兩個城市入圍,分別是烏魯木齊和喀什。在這兩個城市經常舉辦校園足球指導員培訓班,從北京請來相關的專家老師,每次培訓都能有數十所學校近百名體育老師參加。以喀什為例,全市46所中小學近萬餘名學生參與了校園足球活動,月均比賽百餘場。
更改年齡嚴懲不貸
在為青少年足球普及創建各種條件的同時,新疆體育局的管理措施也相當嚴格,尤其對於改年齡這一惡習嚴懲不貸。
在2011年青少年聯賽開始初期,很多隊伍都想贏球,結果就改了年齡,最終男、女足進入南區決賽的37支隊伍有14支被直接取消了資格。祖龍·克裏木對北青報記者說:“他們不是想贏嗎?就是罰得他們不敢再這樣了,必須清清白白。”目前新疆所有參加青少年聯賽的球員都是在校生,他們的學籍全部聯網,這就意味著每個人的檔案都可以清楚查到,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更改年齡這一行為的出現。
雖然在全疆校園足球領域嚴打更改年齡,但是在國內賽場還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作為這支新疆全運隊的中前場核心,肖開提·亞力昆因為禁賽最終無緣本屆全運會。因為在此前南昌城運會中,為了避開年齡限製他用了另外一個名字,結果得不償失。帕爾哈提·阿孜買提說:“這樣的事情不應該再發生,球員自己和新疆足球都受到了傷害。”
文化課與聯賽成績掛鉤
以校園足球為基礎的青少年聯賽在新疆進行得如火如荼,有些不一樣的是在這裏不僅要用腳在球場上說話,還要看球員的學習成績如何。祖龍·克裏木告訴北青報記者:“聯賽成績是與文化課掛鉤的,你踢得再好,文化課不達標,一樣沒有晉級的資格。”
除了普通的中小學校以外,在新疆還有一所已經堅持了10年的宋慶齡足球學校。這所學校由宋慶齡基金會支持,目前這支新疆全運隊中就有不少人來自這裏。球隊門將葉爾捷提來自塔城,20歲的他曾經入選國奧隊,12歲時因為在地區小學聯賽中的出色發揮被選入宋慶齡足校。他說:“那時候就是上半天課,練半天球,對於文化課抓得還算緊吧。”
在帕爾哈提·阿孜買提看來,即便如此,自己隊員的文化水平還是需要提高。他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們中國足球走過這個彎路,隻注重踢球,不注意文化課。球員隻能停留在一個層麵上,想要進一步提高就很難,足球是講求體教結合的,我們還需要更加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