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南煙雨(1 / 1)

和風送涼,細雨敲窗。

陰雨天的江南也像是滿懷心事的少年一樣,將愁緒用風雨送到每個人心中。

西子湖旁的一處茶樓中,鶴發披肩的說書人正執著一把扇子,口燦蓮花,說著膾炙人口的故事

“話說那無人天榜,自五百年前現於帝都觀天台,百年一開,前三百年竟無人入榜,當時榜上一片空白,無人知是何物,直到一百年前,定國大將軍謝長戈大破萬鬼城,平定冀州鬼亂....”

“停停停,老頭,這故事我都聽了三十多年了,你說點別的啊!誰不知道謝將軍的風采,可惜謝將軍早早就退隱朝廷,辭了將軍位,尋求武道去了,一去已是百年。”一位中年文生打斷道,說完一臉興致索然繼續飲茶了。其他茶客也紛紛叫嚷不滿。

說書人一臉尷尬“咳咳,這不能怪我啊,謝將軍天縱神武,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以五十之齡問鼎觀天,一戟摧城,大破萬鬼,被無人榜選中,載入其中,這份天資就足夠後人傳唱百年了。唉好吧!那我們今天來講講那江南白衣的故事,且聽說來...”頓時茶樓裏喧鬧的眾人便安靜了下來,隻有說書人的聲音伴著一樓茶香回蕩。

這西子湖也是有趣,茶樓的對岸恰是一座酒樓,兩座閣樓隔湖而立,不同的是茶樓裏茶香陣陣,這煙雨天品茶的客人更甚平日,而那酒樓卻是門口羅雀,倒不如說平日也無人問津。

卻見一個大漢雨中匆匆而來,也無蓑衣與傘,隻能用一包行李頂在頭上,急步衝進了酒樓。嘴裏還叫罵著“娘的,這賊老天,什麼時候不下雨,偏偏我不帶傘就下雨!”,店裏打盹的小二也被驚醒,剛想發作,一看是客人來了,忙換上一副笑臉迎向大漢“客官瞧您說的,這老天爺下不下雨哪能顧及我們凡人帶不帶傘,您裏麵請,我先跟您上點水酒。”大漢循聲看去,小二一臉笑意,心裏火氣也消了不少,便自顧自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點了些酒菜。

看著四座無人,大漢吃著酒菜也索然無味,看著這偌大酒樓就一個小二在那坐著,便起了聊天的心思。

“小二,你們這酒樓這麼大,為何生意如此冷清?反觀對岸的茶樓,生意卻是火熱啊。”大漢喝著酒問道,小二一聽便回道“客官您不是本地人吧?這偌大江南城,隻有我們一家酒樓而已。”

大漢一聽更為疑惑了,不由再問“那生意不是該更好嗎?怎會這麼冷清”

小二無奈一笑,不回反問“您看這江南,風景如何?”

“自然是極好。”大漢回道,但仍一臉疑惑,甚至有一點對小二賣關子的不耐。

“江南城景色一絕,是我天運國風花雪月最佳之地,因此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或定居此地,或尋求靈感舞文弄墨,時間一長,江南城就形成了尚文的風氣,一些武者待在此地也沒什麼意思,也紛紛去往別處,此處文盛武衰,文人大多數好茶厭酒,於是江南城以前那些酒樓便紛紛倒閉,亦或轉行開茶樓去了。”小二察言觀色,也不敢再賣關子,便耐心解釋了起來。

大漢一聽,哼聲道“說得好聽點是文人墨客,說白了就是些庸人而已,如今的世道,無一技防身,何以立足這吃人的天下?說來你們酒樓的老板也是心大,都如此了為何還要開酒樓?”

小二一聽這問題頓時來了興趣,作答道“我們煙雨樓這老板,可是一位妙人..”未及說完,一陣腳步聲傳來,樓上下來一位少年,約莫十六七歲,一襲白衣,麵容白淨,隱約透著一股天生的貴氣,然而一頭長發卻沒怎麼正式打理,並不束發,隻是用發帶綁著披在了身後,眼神也顯得十分懶散,似是無精打采。對著小二說道“來福,我出門了,你好好看店”,小二看大漢聽了這稱呼似笑非笑的表情也有點尷尬,但也隻好迎合著說“少爺又要去聽戲了麼,天正下雨您當心著涼。”

白衣少年隨意擺了擺手,便從櫃台旁拿了把傘出了酒樓。

隻是剛出酒樓,少年人一貫懶散的眼神裏突然泛過一絲鋒芒,低聲自顧著說道“心大嗎?也就大天三分吧。”

酒樓內,大漢與小二依舊閑談“你這名字有點意思啊,可是真名?”

“是少爺起的,少爺說名字糙好養活,小的以前在江南城行乞為生,自小便沒了父母,幸得少爺收留,打些下手。也有兩個年頭了。少爺人好,性格隨和,與這江南城各方都打成一片,平日行為舉止透露出一股貴氣,卻是無人知道少爺從何而來。少爺才氣在身,文可服人,但是在起名字這方麵的確不怎樣..”小二回道

大漢聽完也是勾起一絲笑意,尋思了會兒,道“你這位少爺,也有點意思。”說完結了賬,向小二買了件蓑衣,便大大方方離開了。

小二送大漢離開後,便又回到了櫃台,看著大概今天下不完的雨,歎了口氣“天道無常啊.”思量著也沒什麼生意,便不覺又開始打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