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轉眼飛燕跟劉年攜手已走過了幾十個春秋。
劉家的生意早遍布了大王朝各地,飛飛跟笑笑也出落得玉樹臨風,堂堂正正。兄弟兩不僅生得俊俏,更遺傳了飛燕做買賣的頭腦,腦瓜子特別靈活。把泡菜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不說,還涉及到了別的買賣,如畜牲業、水產養殖之類的。
毫不誇張的說,在盛京,有過半人的日常吃食都少不了劉家的供應。
果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兄弟倆比飛燕還厲害。把上上下下的生意全打理的井井有條。
讓飛燕跟劉年安心坐在家裏,過上了衣食無憂的日子。說白了,就是整日坐著嘮嘮家常,品品茶,欣賞欣賞劉家莊的風景。
三個可愛的“千金”,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十來歲的芳齡,個頭跟飛燕差不多。她們抽空便從京城趕回劉家莊,陪陪二老。
擔心他們閑著無聊,還專門給她在院裏養上了許多奇花異木跟幾隻鸚鵡,供飛燕打發時間。
並且三姐妹商量好,等跟京裏的先生學有所成後,她們打算回到劉家莊陪伴父母。同時蓋一座私塾,教十裏八鄉的窮困孩子們讀書識字。
當然是在不收取任何酬勞的情況下,飛燕得知姐妹三人的想法後,打心底高興,當場就拍板讓飛飛跟笑笑著手辦理。
自個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飛燕可知曉不識字的艱難。就好比人少了一雙眼睛,帳不算,大字不識一個,聽有才學的人講話像聽天書一樣。
好在自己穿越前受過高等教育,才不至於過守著一分三畝田,地裏刨食的艱苦生活。所以飛燕特支持晚輩子多學點東西。
在說她也有私心,巴不得年齡大了,兒女繞膝,全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兩個兒子長年在外忙碌生意,看來是指望不上了。三個女兒一開口,飛燕便舒心了不少。
其實飛飛跟笑笑也特別孝順他們,雖說忙的兩腳不沾地,但一有空閑便陪二老聊天說話,噓寒問暖。兩兄弟長到二十來歲,還從未在飛燕跟劉年麵前說過重話,凡事都是以二老的意見為主,從不敢忤逆。平常給他們捶背揉肩,端水泡腳之類的屢見不鮮。
兒子給爹娘泡腳,這在劉家莊可不多見。就算在大王朝也是聞所未聞,劉家兩兄弟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世人都說飛燕是上輩子祖墳上冒青煙,才會修來如此好的福氣。這話飛燕聽了倒蠻歡喜的。就連她也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竟讓孩子們捧在手心。
為兩兄弟的孝順,還鬧出一係例的笑話。
新進門的兩個兒媳婦兒,不了解劉家的內情。見飛飛跟笑笑對飛燕跟劉年事事都親力親為,就連添飯端碗這種小事也親自動手,兩人醋意大發,躲在屋裏生悶氣,幾天不願見人。
老兩口知曉後,兩人相視而笑,哭笑不得。這是那門子的事啊,竟有公公婆婆搶了兒媳婦兒風頭的,看來這事真要怪他們呢。
苦中有甜,甜中帶苦的日子,卻是那麼的真實。人的一生中,酸甜苦辣樣樣嚐過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一直以來都那麼的幸福。
願天下所有人,都能跟飛燕他們一樣,過的和和美美,夫婦和睦,子孫滿堂。
夕陽西下,劉家莊的小路上,一對兩鬢白發的夫婦,兩人手挽著手,在兒女們的挽扶下散步。透過樹葉的點點陽光撒在他們身上,場麵甚是溫馨。也被眾人津津樂道。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