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飛燕幸福卻又甜蜜的煩惱中度過。
幸福是說日子過得順心,男人疼愛,娃兒也健康快樂的成長。至於甜蜜的煩惱嘛,就是她要一個人帶著兩個娃兒,幸好有王嬸在一旁幫襯著,倒也不是很難過。
因為新增設了小作坊,家裏醃泡菜的活計清閑了很多。大夥在也不用緊趕慢趕,怕交貨時沒貨。幾個女人都清閑了下來,一般的活計都是交給幫工做,隻有最後的配料有秀蘭她們動手,至於送貨的事兒,也交給了請來的幫工。飛燕現在成了名副其實的“甩手掌櫃。”
這兩家人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空閑階段,這種清閑的日子以後還全持續。畢竟小作坊的買賣已走上正軌,哪有當東家的請那麼多幫工,還要自己動手醃泡菜的。
這些提議都是飛燕提出的,劉雨也特讚同。也是以後買賣在做大點兒,總不能全家齊上陣吧,適當的請人用人,是必行之勢。
剛清閑下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很不習慣。
楊氏跟王嬸忙碌慣了,總是瞅著空閑就去幫忙。後來發現,既使她們不幫忙,這些幫工也做的很好。一開始她們特別失落,後來也漸漸習慣了。
現在楊氏、王嬸、秀蘭她們要做的事,就是每天曬一些配料,然後按每壇所需的份量研磨好,積攢下來慢慢用。另外就是每天從外麵買了新鮮的蔬菜,過稱驗收一下。送出去的壇數記下來後報給飛燕。這幾個婦人都不識字,簡單的數都還記得住。
因為買賣日益做大,進出的瑣事煩多。在不能向以往那樣,東西少,隨心所欲的記在心裏。飛燕要求大家,進出帳要清楚明了,分工也要明確。
從鄉親們那裏買進的原料,每日都是秀蘭去做清點,送去的壇數也有她記下來報給飛燕。
至於跟供菜的農戶結帳的事兒,也約定好一月一結算。配料的事一直有劉年負責,現在還是有他負責,跟新開的小作坊銀錢上沒關係,走的是他們家的私帳。
大家結帳回來的所有銀子,全都交給飛燕記下。她會核對數目是否正確,然後彙總合計。到了月底,幾家人坐在一起,簡單的核對帳目後,就開始分紅。
對於上輩子做過財務的飛燕來說,這點帳目自不在話下。弄的有條有理不說,更是分文不差。劉年見小作坊越來越順,不禁高興萬分。
誇獎了自家媳婦兒不但做事麻利,頭腦還如此的好使。還說怕飛燕累著,他準備在新開的小作坊那兒也請個記帳的,隻用記好後報給飛燕就可以了,省得她兩頭跑,劉年心疼。
因為這次在落城縣開小作坊的事兒,劉年跟劉雨這兩兄弟才真正入鄉親們的眼。原來不知不覺中,他們已經發展的那麼好,買賣都做去了縣裏。
隻是大家也不能說什麼,一來人家自食其力,又沒偷沒搶沒騙。二來平時得兩家恩惠的人不在少數。雖勉不了有人說些酸言酸語,但附和的人卻極少。
人家就算不看當初艱難的時候,他們向很多戶伸出了援手。也要看在自家菜有人買的份上,不會跟劉家結怨。畢竟一年的菜賣下來,每戶進項十來兩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