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鄉親們雖都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可娃兒卻永遠無法挽回。劉老爺被迫隻能在山上的坡地裏種花育苗。“”
楊氏早已淚流滿麵,當年的傷痛可想而知。她明確表態,絕不會讓悲劇重演。
這可把飛燕嚇得倒退幾步,她沒想到,平時樂觀開朗的楊氏,竟還有如此悲催的往事。
飛燕摸了摸圓滾滾的肚皮,放棄了開門的打算。
她也理解鄉親們的苦心,民以食為天,人以地為主。他們把土地看得比命重,若有人糟蹋,不拚命才怪。
主要是劉家莊地處山拗,平地本就少。心想劉年種了樹,日後就算他不要了,地也隻能荒著,大樹裏麵種啥都顆粒無收。
並且一種還是幾十畝,那護地心切的鄉親們,不找麻煩才怪。
飛燕大致了解了事情的由頭,無非就是怕他們瞎搞,到時害得全村人沒飯吃。
人活著為了一張嘴,連口都糊不飽,難怪要沒事找事。
幾人商量後決定,這事兒還須從長計議,必需找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來主持公道。
所謂的公道就是合平的解決此事,在不損害雙方的和睦前提下。
冥思苦想一致的人選是裏正,都覺得他出麵最為合適,要威望有威望,要份量有份量。
裏正可是劉家莊的總管事,他一向恩威並施,很有一套治服眾人的高招。
劉年去時,裏正在吃早飯,並沒有因為他著急忙慌的進屋,而受影響。那專心致誌的程度令人震驚。
當然心急如火的劉年,根本顧不上那些,上前就劈裏啪啦說個不停。
“裏正叔,出大事了。鄉親們在我家門口鬧翻了天,您的幫幫我呀。”
麵不改色的裏正,端坐桌前紋絲不動。劉年所說的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眼下不理不睬,一來他吃飯時,不喜歡有人打憂。二來他想殺殺這小子的銳氣。讓他明白,做事前先考慮後果。
總是火燒眉毛時,來搬救兵。
看裏正那不動聲色的模樣,劉年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來回的在屋內踱步,用力的直搓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劉年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番菜足飯飽後,裏正才緩緩起身出門。
反應訊速的劉年,急忙跟在身後。
在回去的路上,劉年把貝體的詳情告知裏正。又一一反醒自己的不是,勇於承擔起在這件事中應負的責任。
裏正一直緊鎖的眉頭,稍有舒展。
他頓了頓開口:“要想讓鄉親們信服,我叫你說啥,你就說啥。千萬別為了逞一時之快,而徒增煩勞。”
劉年用勁的點點頭,事情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能說啥,千錯萬錯都是自己疏忽大意了。
還隔著老遠,看見裏正的身影,鄉親們一擁而上,七嘴八舌的吐槽著自己的擔憂。
看著眾人怒不可遏的架勢,劉年隻好偷偷躲在裏正身後尋求庇護。
俗話說得好,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個節骨眼上,裝傻賣乖最起用。
劉家院外,喋喋不休的爭論聲持續在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