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裏不比上輩子,不免有許多顧慮。鄉親們生活在一個村子裏,來家竄門是常有的事。說句誇張點的,那家吃肉,那家吵嘴,那家來了啥人兒,附近的鄰居都知道。這鄰居知道了,全莊也就知道了,毫無隱秘可言。
當然,也不能怪村民八褂。風氣如此,村村都是,一家有事白家聞。平常的閑暇時光,除了滾床生娃,也沒別的事可做,也就隻有在一起家長裏短了。
飛燕想到以後自己蓋座寬敞明亮的大房子,然後鄉親們過來觀看,隨人便誇自家房子如何大氣上檔次,她就覺得不寒而栗。
必竟是人都有妒富的心裏,看人家好,心裏就不舒服,反而會動小心思。如此泡菜的活計就會多出一些絆腳石,沒那麼順暢。思來想去,飛燕還是決定把房子蓋的深藏不露一些。
不是自己嬌情,而是劉家莊所有的鄉親們都是一般的樣式。正麵三間正房,兩旁有灶房跟火房。鄉下人也都沒那麼講究,大多都是說這屋那屋。若是誰家有幾進幾出的院落,都是一目了然。
如果自家的房子蓋的特別大,而且屋子又多,那必定招人眼紅。畢竟他們是劉家莊的百姓,還是落迫的中下等階層。這劉家莊大部分村民都很貧窮,猛然間冒出一個拔尖的,那定會惹上不少麻煩。槍打出頭鳥嘛。
飛燕把自己的打算說給大家聽,她準備前麵蓋三進間一攔,屋後在蓋內類似於農家四合院的樣式。從外麵進來的人,大都隻能看見前麵的一排屋子,至於後麵什麼樣就不得而知了。
劉年不知道農家四合院是啥樣,飛燕就把洛城縣租住的驛館一提,他就明白了。
所有人各自冥思苦想,最後定下了他們未來的新家。
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一共四排房子。前麵一排房蓋劉家莊的普通樣式,三間正房,左右兩間大瓦房。後麵三排隱藏在裏麵,圍成一個小院。從前排的屋子裏設一道暗門直通後院。
考慮到家裏有騾車,雞鴨,養豬之類的。飛燕決定把前院留大一些,要有養牲口的地方。
然後院裏要有菜園子,劉年為了澆水方便,決定在前院後院各打一口井。但凡蓋房子的,沒有不打井的。
每想到一處,飛燕就讓劉年在木板上記下。
又考慮到出恭的問題。
一提到出恭飛燕就頭疼,鄉下全是簡易的茅房。隨便挖一個坑,找兩塊木板往上一架,然後拿樹枝兩兩旁一遮就完事了。遇上個雨天,出恭時全身濕透,苦不堪言。
她想了想,就建簡易的茅房,用磚砌個小池子,四周砌牆,頂上蓋瓦,旁邊在準備一個木盆。出完恭就可以用水衝幹淨,尾部挖一個糞池,還可以給菜施肥。
劉年麵上的表情很嚴肅,緊了緊眉。在大腦中幻想著茅房的樣式。
也難為他了,過了好久,劉年才反應過來。
大致的樣式是出來,至於細節以後可以慢慢商量,飛燕這會也累了,端起桌上的高腳杯埋頭喝水。
劉年滿臉笑嗬嗬的幻想著大房屋裏老婆孩子熱床頭的場麵。可一旁的劉雨卻滿臉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