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昨晚給幾個孩子喝湯後,柳氏看飛燕的眼神也沒了那麼敵對,隻是還是互不講話,不理不睬。
有劉年整日在屋裏陪著,飛燕這小日子過得倒還算愜意,舒服自在。
正房裏,張氏的脾氣一日比一日暴躁易怒。整天怒氣衝天,搞煩了,劉老爺子也不想理她。
飛燕隻是感覺到張氏的不正常,但她也沒心思理會,一向對正房的事不上心。
這張氏整日站在院外眺望遠方,盼著宋氏到劉家來接她離開。可宋氏自從那日離開後,就再也沒露過臉。
就連麻子把劉年送回劉家後,找劉老爺子要了賞銀,當晩披星戴月的帶著劉風離開了劉家,半句話也沒留下。
張氏一看麻子把劉風都帶走了,更是怒火中燒。一想到宋氏曽經承諾自己,隻要幫忙搞垮劉家,便帶她離開劉家,去找她心愛之人。
當初張氏之所以答應宋氏,就是衝著這些誘人的條件。當時父母之命不可違不得已才嫁給劉老爺,一聽宋氏有辦法讓她逃離劉家,還可以去找自己的心上人。自然宋氏說啥是啥,赴湯蹈火。
眼下一月有餘,宋氏杳無音訊,一去不複返。張氏有種深深被騙的感覺,眼見願望落空,自是心中怒火不打一處來。
這都是柳氏口無遮攔的嘴,到外亂說,飛燕從鄰居口中得知的。
以前十分要好的兩人,因為利益關係,轉眼間就形同陌路。柳氏的話到底是真是假無人知曉。
不過看張氏日漸火爆的脾氣,以及對劉老爺子的態度,與之前形成鮮明對比,讓人不得聯想到張氏隻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飛燕聽聽也隻是當個消磨時間的樂子,她倆純屬狗咬狗一嘴毛。她並不想理會正房的事,更不想惹火上身,自找沒趣。
現在已是有孕在身的人,不久之後還要身為人母,飛燕自是想的多些。少了當初的心浮氣燥,多了一份沉穩。
這點劉年可是身有體會,要是擱以前,聽到張氏的不是,飛燕定會氣憤不已好幾日。如今隻是一笑而過,這種境界的升華,不得不讓他佩服。
看看窗外笑容如此燦爛的飛燕,劉年在心裏嘀咕“終於成大人了。”
楊氏自從嚐到甜頭,那是更加賣力的繡鞋墊,恨不得沒日沒夜的幹。短短幾十天,又繡好十幾雙。
飛燕又約楊氏去了一趟鎮上,楊氏剛好準備去繡坊交貨,樂嗬嗬的相陪。
楊氏交完貨,兩人才去集市,飛燕買了一斤一條的瘦肉買了八條,又買了八盒酥餅。順便還買了一些熬湯的豬大骨,她想多給劉年補補,自己也需要補補。
現在不好好吃,日後若是孩子生下來缺鈣就麻煩了,這些飛燕還是懂得。
楊氏很是疑惑,一臉茫然的看著飛燕,很是不懂她買這麼多東西幹嘛。
飛燕隻是笑而不語,她給楊氏賣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