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業新常態的表現
新論摘編
報紙優勢一再受到挑戰。我國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等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首次超過半數。數字化閱讀極有可能成長為未來的主流閱讀方式。
媒體融合強勢來襲,紙媒從固步自封變為擁抱新媒體。麵對新媒體的強勢來襲,紙媒紛紛由被動逃避變為主動出擊,探索適合互聯網的新的表達形式,加速媒體融合進程。
報業主動出擊,積極探索新常態下的發展路徑。報紙利用大數據的資源優勢,積極投身數據庫建設,逐漸找到互聯網和相關產業的結合點。深層次的報業改革推進、轉型升級,為報業新一輪繁榮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數字化轉型和融合發展雙管齊下,各報社陸續開通微博、微信,進而打造手機客戶端和“掌上”產品,借力新媒體公司的商業化運作,專門的新媒體中心逐步建立。
微傳播開始影響紙媒議題。中國新興媒體正快速向移動化發展,由此產生的微政務、微電影、微視頻構成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微時代景觀。微傳播,搶占了傳統媒體的信息發布,更在輿論監督和議程設置中分得一杯羹。
精英群體出走新媒體。報業的人才流失問題嚴重,特別是骨幹、核心力量的出走,無疑加重了報社的管理成本,影響團隊穩定,也讓報紙在與新媒體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胡曉娟/《青年記者》)
紙媒廣告突破之道
要自信。紙媒有責任有能力幫助大眾樹立清晰觀點,並且係統化、明確化。紙媒擁有眾多資深的記者,可以挖掘出受眾更喜愛、更有價值的信息,可以編寫出受眾最愛瀏覽的更新、更美的圖片和文章。因此,直至2014年,幾乎所有大品牌每一輪廣告投放都會在中國所有權威報紙上做一遍,可見報紙的地位仍是非常重要的。
走整合營銷之路,線上線下結合。對於企業來說,他們不單要通過廣告追求知名度,而且希望借助報社的智力資源和對讀者較強的親和力,通過各種活動來塑造、提升企業、產品的品牌形象。因此在為廣告主提供服務時,不應將眼光僅僅局限於廣告版麵的銷售上,還可以適當進行各種廣告或公關活動的策劃來滿足客戶的需求。
進行產業延伸,介質策動。新的市場格局下,報業廣告要想留住和發展廣告主,多介質聯動是一著妙棋。比如房地產廣告的鏈條,就可以延伸到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營銷、二手房中介、家居建材用品團購等多個環節,可以整合的媒體平台也隨之延伸到網絡、戶外、樓宇電視、公交車體、手機報、DM等。
打造接地氣的APP。紙媒打造的APP一定要充分利用報紙的某些專版的優勢,比如利用教育、旅遊、健康、汽車、育兒等專版打造報紙教育社區APP、旅遊社區APP。紙媒要用APP進行數據營銷,就要把握用戶的共性需求,打造在細分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