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莊王說死就死了,以至於天下的大多數人臣官吏還沒有感受到這位年輕秦王的存在,他就死了。說他年輕是因為之前昭王大壽七十四歲,在位五十六年;孝文王即位時就已經五十二歲了。
莊王的忌日正是五月初五這天,關中平原已經酷熱難當,田野裏一片金黃,可章台宮內卻滿是淒涼。
三年前的十月,昭王薨!
孝文王即位,三天!隻有三天!孝文王薨!
莊王(莊襄王)即位!
而三年後的今天,莊王薨!
三年死了三個秦王,自古少有。
宮內人亂如蟻,個個匆匆忙忙,少了言語。一襲黑衣的寺人們正在用白綾包裹章台宮大殿的廊柱,庭院及整個大殿被淹沒在白色的氛圍裏。
這時宮內走進一位夫人,前呼後擁,罩在外麵的是一件銀線刺繡了雲紋鎖邊的黑色絲裙,肅穆中透著高貴與威嚴,身體豐腴,步態輕盈,一頭烏發挽起高高的雲髻,微絲不亂,被後冠緊緊束起,眉目間幾絲淺淺的皺紋絲毫不影響曾經的俏麗,正值盛年女子更是多了成熟的魅力。
此人正是太後華陽夫人。
第一個迎上去的是莊王的生母夏太後。
莊王英年早逝,夏太後肝腸寸斷,形容枯槁,但看見華陽夫人,也是有禮數的。趕緊過去行禮!“妹妹這廂有禮,見過姐姐!”聲音哽咽,可能隻有華陽夫人聽得見。此時心裏最沒有著落的便是她,安國君不寵她,隻有這麼一個兒子,此刻卻撒手人寰。
寺人遞過一個水盂,華陽夫人趕緊叫到:“好妹妹,節哀啊!傷了身子那可如何是好!”說此話時,讓人心生憐愛,感受到母性的本能。
夏太後趕緊挺直了身子,雙手接住水盂,惴惴不安地言道:“妹妹如何受得了姐姐如此憐愛,可是折煞妹妹了!”
“妹妹說那裏話!我王仙逝,我們這做母親的悲傷那是自然,隻是要節哀順變,不能壞了自家身子!”
夏太後喝了一口水,氣息自是順暢了許多“姐姐說的極是,隻是姐姐也要珍重自家身體,雖說國之大事有文信候昌平君昌文君一幹人等操勞,但要緊處自是要姐姐把持!此乃危急之秋,不能有了閃失!”
夏太後言畢,旁邊等候了半天的趙姬趕緊走上前去,向兩位太後一一見禮。旁邊的媵女攙扶著,此時趙姬一身黑色的喪服,哭的花容失色,向太後見禮時已是顧此失彼,在媵女的簇擁中,完了禮數。
雖然趙姬把自己裹在喪服裏,去遮不住那般的花容月貌,一片黑紗罩在高高的雲髻上,臉上的淚痕更使她顯得楚楚動人。此刻她的心情最是複雜,一來莊王早逝,至少心裏變得無了依靠;二來雖說嬴政繼承大位是順理成章之事,盡管三年前莊王親政時,就將嬴政立為太子,拜了宗廟,修了玉符,但未行即位之禮,趙姬心裏仍是忐忑。她知道,這變數總是有的,予奪大權就在太後手中,尤其這華陽夫人的手中。
華陽夫人一眼就看透了她的心思,女人的心思細密,也隻是對女人而言,她自小在宮中朝內行走,見慣了這期間的明爭暗鬥,一言一行一笑一顰期間意味,自是心裏明了。
“我兒,這幾日日夜守候在先王身旁”華陽夫人望著趙姬深情地說道:“也是辛苦,國不可一日無君,等一會我等要到靈前見過新王;從今日始,你就是大秦的太後了,繁雜之事甚多,休要過於勞累!”
聽到這句話,趙姬的心頭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周圍的一幫媵女明白人何其多,終於認清誰是真主子了,便簇擁著要上前請安!
這媵女是什麼人?
是時秦國是強國,各諸侯國爭相將本國公主嫁給秦王或者王子貴胄,以便獲得政治上的親近。公主出嫁時便會隨帶一群落魄的公主和地位較低的公主,他們不是仆人,亦非出嫁的公主,公主伺寢時,她們就在外守候,有時也可得到王的寵幸。在後宮除了寺人與宮人之外,她們是地位最低的一群人,機靈點的尋個好主子,沒準有個好結果。否則隨著年老色衰,隻能落個遣送出宮嫁個粗鄙之人的下場。這些人就是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