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雛鷹蓄翼待時飛(2 / 2)

“這不是等你回來再商議嗎?看哪天老爺有空,心情好些,就去跟老爺說說看。”陶鑄難得露出一絲羞澀的神情。

陸遊忍不住歎口氣,父親倒是時常有空,隻是心情卻是難得有好的時候,父親雖然不願出去為官,可是仍然每天關注朝中之事,和幾位常來家中的至交好友在一起談論的都是時勢國事如何如何,如今的這個秦丞相變恢複為和戎,排除異己,父親等人一個一個氣得咬牙切齒,經常氣得飯都吃不下去了,上哪裏去找好心情?

吃過晚飯,陸宰把陸遊叫到書房,細細問了考題及答題,稍稍沉默了一下,說道:“務觀,一時的不得意,並沒有什麼,《孟子.盡心上》中有雲: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誌,澤加於民;不得誌,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陸宰見陸遊落第歸來,擔心他遭受不起挫折,特地以孟子的這番話告誡。這段話的意思是:士人窮困時不失掉義,得誌時不背離道。窮困時不失掉義,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誌時不背離道,所以不會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誌時,施給人民恩澤;不得誌時,修養品德立身在世。窮困時,獨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誌時還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陸遊早先曾讀過的,自然知道父親說這話的用意所在。“父親放寬心,孩兒不會氣餒,如今年歲尚幼,將來還有大把的機會,就不信朝政一直被這群自卑辱國的人把持,早晚有撥亂反正的一天,那時便是孩兒出頭之日。”自此以後,較之以前更加的發憤讀書。

陶鑄的婚事最終還是陸遊找了個機會給母親說了,唐夫人想著家裏也是好久沒什麼喜事,正好趁此機會熱鬧一下,陸宰向來將陶鑄和陸遊一般對待,看到他成家應該也可以轉換一下心情。

唐夫人親自挑選了一個好日子,因為陶鑄和翠姑都是家裏已經沒人的,就幹脆自家準備各種首飾衣物,又收拾出一個小院子做兩人的新房,裏裏外外重新布置一番,將陸家兄弟至親請過來,敲鑼打鼓的熱鬧了一番,給陶鑄體麵的辦了婚事。

紹興十一年,與金人簽訂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趙構他在降表中寫道:‘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國,世世子孫,謹守臣節。每年皇帝生辰並正旦,遣使稱賀不絕。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他不但自己做奴才,還叫世世子孫都做金國皇帝的奴才,連累著宋朝上下民眾也都成了金人的奴才。

從此向金國稱臣納貢,宋金尊稱金國為叔國。宋朝皇帝接見金朝使臣要行跪拜之禮,東起淮河,西至大散關以北的地區,都淪陷於金人手中。秦檜議和有功封宰相兼樞密使,總攬軍政大權,權傾一時,主戰派人士紛紛被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