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皓軒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這件事的影響力擴張到最大,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抗戰到底的決心。並讓這份熱情感染所有的百姓,讓軍心凝聚,才能增強戰鬥力。
續詩收回不少,其數量之多是朱皓軒預計不足的。
朱皓軒原想,這好歹是官方投稿,再大大咧咧的人也要慎重其事,三易其稿方才出手。沒成想書生們迅速在心中作了一番風險收益評估,結論是收益極大,風險為零。幾張紙能值幾個銅板?五百兩的賞錢和隨之而來的名氣,哪個又不眼紅?於是紛紛出手,一人數首數十首,博個一本萬利。連一些鬥雞走狗的富家子也攙和進來,請些落魄文人連上幾句,看能不能撞上大運。
朱皓軒設計的審稿流程是自己先看,再送鄭師傅看。為了使每份投稿都不遺失,馬安平提早安排了八個可靠能幹的小宦官,在皇城壩上換班守著櫃子。櫃子快裝滿了,馬車再拉一個櫃子去替換,保持充裕的空間接受每份投稿。
這日,世子府內大殿前的院子裏人來人往,好不熱鬧。院中一張躺椅,世子朱皓軒腳搭錦被,半倚在躺椅上,就著斜陽,喝著小茶,嗑著瓜子,食指時不時向外擺動一下。
“一兩個時辰了,還沒聽到想聽的。一個人搖號開獎,真累啊!”見一個木櫃又被大車運進來,朱皓軒心裏正感歎著,眼角餘光瞥見馬安平急步進來。
原來是老娘召見。
蜀王妃邱氏,出身於重慶府書香門第,剛剛三十出頭。娘家祖爺爺做過嘉靖朝的按司,老爹卻隻是個秀才,已經故去。下麵有個弟弟,名叫邱子貢。家裏有良田百頃,店鋪百間,大船百艘,總之很有錢。
接到馬安平的消息,朱皓軒立即叫封了全部詩箋,乘輦出了世子府東門,橫穿西長街趕到長春宮。平台下已經站著滿滿兩行等待回事的太監女官,老實候著大太監馬義誠一個一個叫進去。
馬義誠是馬安平的幹爹,幼年進府,在蜀王府幹了四五十年,伺候了三代蜀王。王妃嫁進蜀王府就撥在這邊跟著,最是忠誠得力。馬義誠遠遠瞧見世子儀仗,趕忙進殿稟報。可王妃冷著臉沒吱聲,繼續忙著吩咐各種亂七八糟的事。馬義誠隻好又出了大殿,在殿門外迎著朱皓軒告罪。
朱皓軒站著等了會兒,才有旨意讓他進去。
朱皓軒跪著聽王妃訓斥:
“世子出息了,曉得以詩會友了!”王妃的聲音冷冷的,“一出手便是五百兩,夠大方的!還有鄭師傅的辛苦錢,估計一千兩也打不住吧?”
“啟奏母妃……”
“叫娘!你看看,你娘我起早貪黑,三百多個莊子,七百多個鋪子,府內府外、親戚朋友,飲宴祭祀,還有你爹和你這個不昌盛的兒子!哪一件事不要你娘操心?哪一件事不找你娘要錢?這才過了賊,莊子鋪子都來人叫苦,剛才你三嬸還派人來說,十幾個城外的莊子被賊人禍害了,過不了年了,還不是又來要錢?我們家的莊子不是也被禍害了,怎麼沒了幾個莊子就過不了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