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溯源伊始(3 / 3)

保安揚了揚眉,“北京人??”

“嗯。”

“既然是來自首都的,你畫便是,不用偷偷摸摸的。”

芳華這才注意到,方才畫的時候的姿勢,確實不雅。

“恩恩,我明白了。”

保安友好的笑了笑,便離開了。

芳華往博物館深處走去。

他看到一件展品,是把駁殼槍,這把槍保存的十分完好,仿佛上膛之後,依舊能朝中敵人噴出龍息般的火焰。

他再次打開畫本,正準備畫的時候,他瞥見剛才的那個保安正朝他走過來。

在互相打招呼後,保安看了看那把槍,然後雙手緊貼褲縫,深深的鞠了一躬。芳華不解,保安解釋說,

“這把槍是當時叱詫風雲的紀良三大家中的謝家後代,謝藎時所贈,據說這把槍的擁有者是張藎臣。”

我太爺爺??芳華興奮地想著,打開了一個筆記本,把剛剛保安說的話記了下來。

保安忽然有種被采訪的感覺,於是津津有味地繼續的說道,“這把槍跟誰張藎臣多年,張藎臣十分愛惜它,幾乎每天都擦一遍。”

“在一次對日作戰中,張藎臣,我還是說將軍吧,張將軍身中三彈而亡,倒在血泊中,而這把槍依舊被張將軍緊握在手中,人們都說,張將軍隻是累了,睡著了,如遇外敵,他還會醒來一樣,繼續投入到戰鬥中。”

芳華正在如饑似渴地記著,而保安卻又說,“可惜,這似乎是傳說。。”

芳華震驚,停下筆頭,呆呆地望著保安。

保安卻做出一臉無奈的表情,“誰知道呢?這個版本我還是聽謝家人說的呢,現在流行的版本中,說張藎臣是大土匪,大漢奸啊。。。可是作為當事人的謝家人卻說是民族英雄,所以很矛盾,所以我正在研究這件事。”

“哦對了,”保安頓了一下繼續說,“我對曆史很感興趣,所以我問了很多人關於這把槍的由來,年輕的一輩已經不知道了,而老的一輩不是說的很含糊,就是,第二個版本。。”

他深吸一口氣,“你看,那名將館裏,有這許多紀良城的抗日名將,有好多我都認識,但,老人所說的這把槍的主人,卻不在其中,就連對麵的關於漢奸的館也沒有。。”

芳華不語。

沉默了一會兒後,保安說,“我帶你去看看吧。”

芳華不語,點頭答應。

保安帶芳華來到了名將館。

名將館裏有許多紀良名將的遺照和遺物。

唯一個展示框裏,隻有照片還是彩色的,卻沒有遺物,照片裏的老人看上去很消瘦,估計快百歲了。

“這個櫥窗裏怎麼沒有物件?”芳華指著問。

保安看了看,“哦,這個人啊,還活著。”

“還活著?”

“對,估計一百多歲了吧?”

“今年是09年,一百來歲?清朝出生的?”

“對,是個人物,聽說他年僅十二歲的時候就當上了總旗,十五歲留學日本,十八歲的時候,就是新軍的團長!後來一直做到正師長。”

芳華大吃一驚,正師長??上將級的人物啊!這個人不由得在芳華心中增添了幾分敬意。

“這個人是誰?”

“這是人,好像是叫,謝茂宸,唉,說了你也不認識。”

我認識,芳華心中默念。

保安似乎想起來什麼,“你是不是對這件事也感興趣?”

芳華點頭,“是的,我在網絡上都看不到多少他的消息。”

保安拖了一下下巴,“如果你真的感興趣的話,或者你真的想知道張將軍是否是個傳說,不妨去找找他,也許他就有一些線索。”

“謝謝。”

“不客氣,我還要巡邏,我先走了。”

芳華揮了揮手,目送保安離開,保安走了兩步,突然回頭說,“對了,我叫佳楠,佳楠的佳,佳楠的楠,另外,我姓林。”

芳華愣了一會兒,“恩,我叫芳華,芳華的芳,芳華的華,另外,我姓張。”

佳楠聽到張字,表情凝固了,隻是一瞬間的事,所以芳華並沒有注意到。

隨後,兩人不約而同地笑了笑,過後便離開了。

芳華離開了博物館,已是下午兩點,一天中最酷熱的時候,正值大暑酷夏,烈日當空,大汗淋漓,空腹饑腸。

芳華突然想到父親的一句話,“不吃紀良梁記餅鋪的燒餅,枉來紀良!!”

於是,芳華打開手機,查找最近的美食街,想看看有沒有梁記餅鋪,這餅鋪的位置並沒有發生過變化,依舊是父親所告知的位置。芳華很快就找到了餅鋪,赫大“百年老字號”五個字印在大門上,比“梁記餅鋪”四個字還要大。店老板這樣解釋,“不這樣,沒生意,我的餅,是自己發的麵,自己揉,自己燒的,自然要的時間多一些。不像其他的,都是新麵和(huo)水發一會兒後直接燒,那樣的餅快是快,但哪有燒餅的味道??味道遠遠不如我的餅,我的餅連調料都不用放,因為裏麵的餡也是我的祖傳的秘方,祖傳的啊!!食客們不知道嗎??”

來這個餅鋪買餅的,基本都是老年人。

真像我爸,芳華買了一個餅,一邊吃一邊想,果然好吃,餅大餡足,一個管飽。

吃完再去找住所吧,芳華想。

然後,他問了幾個當地人關於張將軍的故事,那些人要麼是不知道,要麼一致回答,那是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