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產黨宣言》創作史中的問題研究(1 / 2)

《共產黨宣言》創作史中的問題研究

管理視窗

作者:張麗紅

摘 要:《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的創作史研究在學術界在研究的過程中,人們以緊密結合《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共產主義原理》和《共產黨宣言》之間的關係來深度研究,研究《共產黨宣言》的創作史,其核心是研究共產主義同盟的關係與科學共產主義的關係而展開的,諸如一係列的問題研究,創作史的開始時間、作者問題、馬克思和恩格斯之間的關係,以及與同盟的關係等等。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共產主義原理》

1.關於《宣言》創作史何時開始的研究

學術界把《宣言》的創作史是由三大研究對象組成。即:一是《宣言》本身。而是《宣言》撰寫人。三是與正義者同盟之間的關係。這三大研究對象即構成了創作史的相當複雜性,雖然蘇聯,東德學者已經搞出了很多《宣言》的創作史的研究成果,但依然在《宣言》創作史懸疑頗多,其中對《宣言》創作史從何時開始算起

針對三大研究對象也就對應三大研究問題,第一,第一份《宣言》的“草稿”何時撰寫;第二,作為撰寫人是如何掌握馬克思恩格斯的《宣言》思想的;第三,同盟綱領有多少不同的綱領文件?通過以上歸納可以把《宣言》創作史納入到馬克思恩格斯科學共產主義思想孕育形成期,或是同盟所製定的第一個綱領之日,人們普遍將創作史的開始日期歸結為科學社會主義著作和同盟綱領。科學社會主義著作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把家圖裏亞,他認為1842年是馬克思恩格斯向共產主義轉變的時間。“1845年夏秋,倫敦討論會的顯著進步,沒有馬克思恩格斯的影響是很難解釋的。”故洪特認為1845年馬克思恩格斯試圖將其學說與同盟運動相結合是《宣言》創作史的開始。而聶錦芳認為,同盟不滿魏特林所寫的《現實的人類和理想的人類》起,以魏特林寫的20條為創作史的開端。

《宣言》創作史的開端應該是從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科學共產主義和同盟活動的第一次會晤算起,1843年10月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科學社會主義,由唯心史觀向唯物史觀、由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把目光投射到無產階級,在實踐中得出結論,革命的進程一定用無產階級來主導。馬克思恩格斯並在1843年開始與同盟保持密切聯係,科學共產主義和同盟便有了聯係,科學社會主義的革命主體是無產階級。而馬克思以髙瞻的眼光認為把握未來,主宰命運的人隻有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解放其他一切社會領域,宣告了世界製度的解體。

馬克思恩格斯對於科學社會主義賦予生命在1843年,弄清創作史開始時間必須要找到馬克思恩格斯用此思想影響同盟的曆史點,那就是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在此手稿中得出的結論是馬克思研究出了資本主義剝削、欺壓人的本質,揭示資本主義製度貪婪的本來麵貌,隻有無產階級才是回歸人的內本質主體。按這樣說《宣言》的創作史於1844年,也就是科學共產主義與同盟思想的結合。

2.誰到底才是《宣言》的創作者?

《宣言》是馬克思恩格斯於1847年12月—1848年1月受共產主義者同盟委托而創作的一份關於全世界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綱領性的著作,本計劃《宣言》由二人共同合著,但由於1847年12月底恩格斯前往巴黎,於是《宣言》隻有馬克思一人來撰寫並最終定稿。馬克思在創作《宣言》的時候參考了由同盟提供的恩格斯分別寫於1847年6月2日完成的《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和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的《共產主義原理》,恩格斯把《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和《共產主義原理》的寫作風格都采用教義問答的形勢。恩格斯這樣寫的原因是考慮到當時同盟成員的思想、知識、階級和理論知識等方麵參差不齊。需要說明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合著的《德意誌意誌形態》共同創立了曆史曆史唯物史觀的新世界觀。特別在《共產主義信條草案》當中,恩格斯則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立場和盡最大努力用唯物史觀的立場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恩格斯所寫的《共產主義信條草案》和《共產主義原理》,特別是《共產主義原理》已經基本寫出了《宣言》的基本內容和目的。《宣言》語句精煉、樸素平實、易於理解,它用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來剖析社會發展的趨勢、曆史階級狀況和世界發展形勢,但《宣言》基本接近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原理》,有學者評論說《宣言》是恩格斯的作品,有學者說馬克思創作了《宣言》,還不如說成馬克思抄寫了《共產主義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