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長葛破襲戰(1 / 3)

青苔率軍迤邐而行,三日後方輾轉到達大隗山,將糧食卸下。不料在此卻有了意外收獲:前次激戰之後,叛軍想必又有緊急軍情,張孝忠等人竟然沒有打掃戰場,除了兩萬多叛軍遺屍荒野之外,居然還有兩、三千匹完好戰馬被困在穀中,整日以穀中青草為食,居然還未散去。

青苔大喜,吩咐就地掩埋叛軍屍首,以免腐爛;同時,收拾叛軍輜重武器,收繳戰馬。沒想到居然還搜到金銀一百五十箱,上貼封條“河南節度使田”,看來叛軍早就計劃好攻下東都後封官進爵的計劃了。估計這些是****之用,戰事緊急,兼之兩軍混戰,竟然沒有將之及時運走,青苔命人撬開一箱,俱都是重五十兩的大錠銀鋌,每箱約有銀鋌一百二十個,約六千兩;一百五十箱約合九十萬兩。

青苔大喜,命人揀選十萬兩分為兩部分,以五萬兩隨身攜帶,另五萬兩送給淮西魯炅唐軍,以為****之用。將八十萬兩銀鋌並從盤禾莊奪取的金銀珠寶、布帛等物,以穀中三千戰馬馱運,並以蕭萬德、契必何繚率五千步卒護衛,繞道汝州、魯山、葉縣、西平、吳房一線,晝夜兼程,送回豫州治所(汝南郡)。

青苔自己則親率六千騎兵,在大隗山稍事休整後,輕裝倍道,直撲許州而來!恰在此時,斥候來報,阿史那摩真部隊已於日前與神策軍前後夾擊,先後在峽石、峴山之戰中,大敗李歸仁五千騎兵,李歸仁僅以身免,狼狽逃回河北。陝州遂得以保全。現阿史那騎兵正星夜回援。青苔心中大喜,忙下令阿史那部隊向許州開進,先取兩軍彙合,再做計議。

而青苔軍也已抵達長葛,這日正在行軍之間,突然斥候來報,前方出現一支部隊,敵我未明。青苔連忙令部隊潛伏路邊叢林,仔細觀察來軍動靜。

大約半拄香的工夫,一支運糧軍隊迤邐而至,看人數約有五千餘人,上打著“淮南節度使張”,青苔心下疑惑,唐廷的淮南、淮西節度,並無張姓節度使,此刻手下一小校上前提醒,

“大人!莫非是賊將張孝忠已受偽職?”

青苔恍然大悟,既然是叛軍糧隊,搶!

待五百餘輛輛車過去三分之二,青苔率六千精騎從路兩邊衝出,縱橫拚殺!青苔的豫州軍這陣子大概搶糧、搶錢物已經上癮了,工作水平也提升很快,頗有點專業山賊的意思,有上前追殺叛軍衛隊的,有以弓弩壓製叛軍反攻的,有縱火焚燒首尾糧車的,也有下馬劫奪軍糧的,互相配合,倒很是協調。

叛軍五千餘人,不消一個時辰,俱都被殺得淨盡,唐軍還抓了一百多俘虜。經過簡單審訊,確知這就是張孝忠叛軍由浚儀到許州的糧道上的重要一環----

長葛道。

青苔簡直樂翻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遂將放出幾名俘虜,令其回去報信,叛兵屁滾尿流而逃。

青苔正想就在此地設伏,激張孝忠部回援,就可一舉減輕許州官軍壓力。但轉念一想,長葛道路已經暴露,不如提前下手。遂派快馬傳命阿史那部隊在長葛以北二十裏處叛軍糧道必經之處的劉柴村設伏,自己則率領唐軍一麵將糧車轉移到長葛東南的許昌設伏----

如果張孝忠足夠聰明的話,他應該能夠猜到唐軍一定會在糧道設伏,引誘他回軍;故而有可能轉從許昌道轉攻長葛,以收突然襲擊之效,而且許昌也是直接回援浚儀糧草重地的最短通道。

青苔還關注到了一個地方----

鄢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