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夜黑風高的一個半夜三更,張繡帶著他全部的精銳衝擊了曹營,殺死了曹操的大將典韋,侄子曹安民,長子曹昂。卻被曹操逃出生天。到了許昌,曹操淚流滿麵的對眾人說道“我死了兒子,侄子皆不傷心,唯獨失了典韋讓我痛徹心扉!”像這種話世人大多是說不出來的,但曹操就能,所以世人皆知大多隻能是世人,曹操卻成了曹操!也正因為他是曹操,所以當孫策的信使來了後,曹操立刻就同意出兵了,雖然他剛死了兒子和侄子,損失的大將使他痛徹心扉!
曹操一麵遣使拜孫策為會稽太守,令其出兵,一麵分調眾將,安排出征。令曹仁留守,其餘皆從軍而出,共有馬步兵十七萬,糧草淄重千餘車。曹兵行至徐州時,玄德早在此引兵相侯,二人見禮罷同到徐州邊界。往征袁術。兩軍分營而駐,關羽、張飛領軍在左,夏侯淵、李典在右。曹操,玄德自居於中,令夏侯藹、於禁為先鋒。
袁術早知二軍來,令大將橋蕤領兵五萬為先鋒。兩軍會於壽春界口,橋大將軍雖然勇武,但勇武過頭就是不知死活。橋大將軍當先出馬,揮舞著大刀砍向夏侯,卻被夏侯搠死。可見不知死活的下場,大都是死。
大將一死,餘眾膽寒,袁術又是一場大敗,奔走回城中。忽流星馬報孫策發船攻江邊西麵,劉關張攻東麵,夏侯、於禁攻南麵,曹操自驅大軍攻北麵。四麵大軍,重重被圍,這可如何是好?
袁術手下一人,楊大將道“壽春水旱連年,百姓皆無吃食,今又動兵擾民,民已生怨,不可久據,不如留軍把守不必與敵戰待其糧盡,必然生變,陛下可統禦林軍渡淮,一來就熟二者避敵鋒芒!”壽春城破隻在旦夕,袁術那裏還敢久待,乃留李豐、樂就、梁剛、陳記四人分兵十萬,把守壽春。
楊大將的這條計策雖然窩囊,但確實好用。曹操大軍十七萬,人吃馬嚼,日費巨大,諸郡又荒旱,接濟不及。相據月餘,糧草已盡,管糧官部下倉官報道“兵多糧少,當如之何?”曹道“可將小解散之,權且救急!”倉官憂道“恐生兵怨!”曹道“吾自有對策!”倉官乃領命而去!
曹操暗使人探聽各寨,兵士都有怨氣,說丞相欺眾。曹操乃喚倉官入營道“我要向你借一物,你不要吝嗇!”倉官疑道“屬下有何物?勞煩丞相相借!”曹操道“你的項上人頭!”倉官大驚,拜泣道“屬下無罪!”曹操笑道“我當然知道你沒罪,但不殺你,必生兵變。你的妻兒我會幫你養著,你不必擔心!”那倉官還想再說,曹操手一揮,早有刀斧手將其擁出營外。手起斧落,一顆大好頭顱就被懸於高台,隨即有榜道“倉官貪糧,斬首示眾!”眾怨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