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北海之圍(1 / 1)

獻城這,氣格外的清爽,晴空萬裏無雲,微風不燥。使本就高興的袁譚更加的心情舒爽。

袁軍在平原城外列成四個方陣,孔融為首領著在平原的文武分列在平原城門下的兩邊,雖是孔融下令獻城,但他卻麵色不善,一臉鄙夷中還夾雜著一些憤怒,反而使要以身殉城的偏將顯得有些諂媚。袁譚翻身下馬來到孔融跟前,看著那城防大印眼中隻冒綠光。孔融強壓著怒氣道“望少將軍信守承諾,善待百姓,勿要牽連無辜!”

袁譚喜得滿臉樂開了花,拍著胸脯道“大人放心,我一定到做到!”

有了這句話孔融才將手裏的城防大印交給了袁譚,如此也意味著平原城正式易主。

袁譚接過了大印,領一萬軍士進城,令袁軍大部在城外休整一日。待袁譚安民過後,便即刻起程。

進了平原城後卻看孔融處處不順眼,有事沒事總是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完全沒有一分作為降將的覺悟,又想起攻城這麼多而不下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人,心中越想火越大!不免動了殺心卻被辛評勸住道“孔融,賢名播於四海。少將軍殺了他,會失去全下士人的心,主公也會認為您度量狹,不足以擔當大任啊!”

袁譚十分生氣卻又十分無奈道“那先生應該怎麼辦?”辛評笑道“此事容易,少將軍何不將他轉交於主公?”袁譚稱善,次日便命人將孔融“護送”去了鄴城。孔融到了鄴城之後依然是這個趾高氣揚的樣子,袁紹也受不了卻也不敢殺,恰巧曹操派人征辟孔融為少府,袁紹當然樂的將這個燙手山芋送給曹操。當然此乃後話,暫且按下不表。

袁譚將孔融送走後,就讓自己一心腹帶兵兩千守平原城,讓那偏將為副。自己領著大軍繼續征討,大把的斥候散播出去卻不斷有人來報青州各郡縣已無守兵,再探又道“田豫將青州各城的守兵,糧草皆集中到了齊國、北海、城陽三郡。”袁譚大喜,對著部將哈哈笑笑道“這田豫倒是大方,不費我一兵一卒就將這大半個青州相讓!虧得這孔融還為了一個平原與我等苦苦對峙!”其部將也都哈哈大笑,嘲笑田豫等貪生怕死。

隨即下令大軍疾速往北海方向行進。又分軍去守各處郡縣,大城分兵四五千,城分兵二三千。辛評卻滿臉憂色,對袁譚勸道“恐中了田豫分兵之計!”袁譚卻不以為意,輕笑道“青州守軍不過五萬,又要分守三城。即便我們分兵去守各城依然保持著兵力的優勢。仲治不必過於擔心!”辛評見他一臉的自信也不再什麼了。等袁軍到了北海城下,十五萬大軍還剩下不足十萬。齊國、北海、城陽三郡各成犄角之勢,急切之間難以攻下,袁譚隻好讓大軍將北海城團團圍住,卻不攻打隻是讓兵士在陣前百般辱罵,意圖將城中守軍激怒,出來野戰。一麵又派軍士埋伏於大軍背後以防齊國、城陽兩處的守軍前來偷襲。

如此一連痛罵了三日,罵的口幹舌燥,將這一輩子罵人的話都攢在一塊罵了出來,可守城的軍士別出來迎戰了,就連一箭一矢,一個蒼蠅都不見出來。袁軍上下對於這種節目都覺的無聊至極,那士兵卻又不能違逆上峰的意思隻好接著痛罵,不過罵的也是有氣無力,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

袁譚在中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在中軍營帳裏走來走去,轉的辛評頭暈眼花一臉無奈,手捂著前額道“少將軍你歇歇吧!”

袁譚生氣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對辛評道“北海已經圍了三日,雖我們盡量封鎖了消息,但劉備不可能沒察覺不定北海的援軍已經在來的路上。若不能在援軍到來前拿下北海三郡,我等豈不要前功盡棄?”

辛評也知道事情緊急,乃道“少將軍有何良策?”

袁譚一拍桌案,一臉決絕道“既然不能智取唯有力攻!”又到帳外喚來傳令兵,道“傳我令去,明日三更造反,五更攻城。全軍務必決一死戰!”那傳令兵不敢怠慢,忙去一部一營的傳令。

次日的五更,還沒有亮,夜幕又沒有深夜時的深沉,剛剛勉強能夠視。突然一陣隆隆巨響好似夏夜暴雨前的一陣雷鳴。隨後便聽見震動地的喊殺聲。北海城上的一個守兵本來睡眼惺忪,強做支撐不讓自己睡去,這一聲“雷響”驚得一愣,頓時精神百倍,便看見城下黑壓壓的一片,老話人一過萬,無邊無沿。這數萬的大軍一鋪開,根本看不見盡頭。見這情景,兵唬的兵一跳,忙轉身抓起鼓槌拚命的敲了起來,邊敲邊喊“袁軍攻城了!袁軍攻城了!袁軍攻城了!”便有守軍不斷的從各個地方湧上來城來,在垛口張弓搭箭準備射殺近城的袁軍。

突然從城下飛來一根羽箭,正巧射中那兵的後心。那兵就口吐鮮血的向一旁倒去。但在這城牆上像他這樣的兵還有成百上千個,城下飛來的羽箭也越來越多,密密麻麻好似箭雨。但敲鼓的士兵卻不聞不問,仍然拚命敲鼓盡管不斷的有人倒下。直到守城的兵士全都就位,田豫手一舉,鼓聲方才嘎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