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53章to be or not to be(1 / 1)

張飛還在喋喋不休的數落著田豫的不是,劉備喝止道“袁譚來勢洶洶,國讓處置並無差錯,二弟休要多言!為今之計,還是想想下一步該如何處置?”

關羽捋了一下長髯,出班對著劉備抱拳道“大哥,青州乃我部根據之地,不可有失,末將願領三萬精騎為先鋒馳援青州,青州若有失,您拿我是問!”張飛也急吼吼的道“算俺一個,我給二哥當副手!”

關羽要做先鋒,那個又敢與他爭搶。大堂上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仿佛都在等著劉備下令。卻沒有人察覺到劉備眉宇間的一絲矛盾糾結之色,隻不過片刻功夫就消失了。此時突然一個聲音打破了這大堂上的寂靜“敢問皇叔,若對青州用兵,那陛下怎麼辦?漢室怎麼辦?”其聲聲如杜鵑啼鳴,使人心碎、令人哀婉。讓本就寂靜的大堂上更顯幽寂。眾人望去原來是董承見苗頭不對,惟恐劉備同意與袁紹開戰。耽誤了營救皇帝。其他人見是董承更加莫不做聲。

這就像是眾人都認為這件事要這樣做,也應該這樣做卻突然有個聲音站在大義的角度要那樣做。你還不能反駁,否則你就成了你所鄙視的那種人、你討伐的那種人。

董承見無人做聲又加把勁道“我觀袁紹素來行徑,多謀寡斷,做事猶豫不決常有反複,不是什麼雄主!此次應當隻是聽了曹操的挑唆打起了青州的注意,必不敢再謀徐州。依老夫之見皇叔不如派一上將領一偏師助青州守軍守住齊國一線,可也!”著又聲淚俱下道“皇叔!!!如今能救陛下、救漢室的唯有皇叔了!”

董承這番辭好像不無道理,再加上他如此聲嘶力竭,劉備也不好斷然拒絕,隻是擺擺手,示意董承讓自己想想。

德然站在大堂上不禁想到了莎士比亞那句經典的詩“bernbe”再看現在的情況在心中苦笑道“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皇帝的召喚走向死亡或是不顧名聲的羈絆開辟一個新地,回頭再把皇帝奉於廟堂!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尚?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什麼都完了”德然攥緊了拳頭,不禁聲念了出來。心道“我可不想讓什麼都完了!既然你們都想做忠臣那就讓我做這個‘亂臣賊子’吧!”乃出班道“主公切莫聽信國舅之言!袁本初狼子野心早就有跡可循,其絕不會止步於青州一地。若我等此時再與曹操交惡則必將陷入兩線交戰之險地!到那時莫救陛下,連我等性命也不知存於何處!”德然緩口氣接著道“反觀曹操分明是要‘挾子以令諸侯’隻有活著的陛下才能起到這個作用,其絕不會置陛下安危於不顧。況且我聽聞袁紹被封為大將軍袁譚為青州刺史此必是曹操之計,讓我等鷸蚌相爭他好漁翁得利,所以在我等快要分出勝負之前其必不肯出手如此於我而言袁紹之危大於曹操。不如先救青州再救陛下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德然罷,張飛也急衝衝的附和“就是就是!俺老張剛才就想這樣來著,話到嘴邊了卻不上來!”著拍了下德然肩膀笑道“還是讀書人有水平!”

眾人也都該先迎戰袁譚。

劉備又問董承的意思,董承雖然想先救皇帝但於劉備而言袁紹的威脅的確大於曹操。而且他也明白殺雞取卵的道理,萬一劉備真的敗了,那又有誰能扶持陛下坐穩江山呢?更何況張飛可一直在那裏瞪著兩隻牛眼盯著自己,好像隻要自己敢一個不字就要把他從這壽春城中扔了出去所以也隻好同意,隻是請皇叔盡快騰出精力迎救陛下。劉備一口答應。

德然看著劉備與董承交談的樣子突然想到了劉備眉宇間那一抹憂愁之色的消失。恍然大悟,心道“難怪這麼大的事,我一番話竟能讓主公回心轉意,本以為以主公的性子定要與曹操決戰原來他心中早已定了決心要迎戰袁譚。隻是如此一番做作豈不顯得虛偽?”但一轉念又想到“是了,如果換成別人或許可以直接做這個決定但劉備不行因為他是漢室宗親,大漢皇叔,匡扶漢室是他的目標也是他的立身之本。真因為這個所以在後世中他才不能要陶謙三讓的徐州,劉表托付的荊州更不能攻取劉章的益州。所以即便勞碌半生也隻能徒歎髀肉橫生,光陰不在!這能叫虛偽嗎?這能叫奸詐嗎?不能!或許這就叫政治吧!在後世中如果你用百度搜索劉備就會出現‘政治家’這個稱號,而搜索曹操則會出現‘政治家’、‘軍事家’這兩個稱號。有人魏、蜀、吳這三個國家的建立靠的分別是時、人和、地理。但從另一個方麵來這三個國家的建立更是靠著軍事、政治、人和這三樣來的。”

既然董承也沒有了異議,那就可以先把皇帝放到一邊,研究一下如何救援青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