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不過是長江流域中的一座城。在這個山河動蕩,國家支離破碎的年代裏連貴為國都的洛陽、長安都變成了一片廢墟又更何況這一座的江亭。玄德與一眾將領站在江亭城外望著眼前的殘垣斷壁,不禁歎道“諸侯亂戰,可憐生靈塗炭!”張飛在旁對玄德大聲道“大哥樣樣都好,就隻一樣不好!就是心善,心太善了。就這江亭城中的袁術,何必再勞煩子龍兄弟巴巴的去送一份信,隻要給俺老張五百刀斧手,定將袁逆的首級獻上!”玄德不答話,德然卻笑道“翼德有所不知,兄長此舉,身後另有深意!”張飛不解道“深意?什麼深意?”德然又道“袁術篡位自立,自是人神共憤但袁家四世三公,其兄袁紹更在河北有三洲之地,若辱袁術太甚,恐其以此為借口再領兵來戰”翼德聽了,怒道“怕他個鳥甚,袁紹要來,也讓他嚐嚐俺老張丈八蛇矛的厲害!”玄德道“二弟不可大意,我軍連年征戰,軍民已疲,此時當休養生息為上!”幾人正著,看到從破爛的江亭城中走出一隊兵士,身上盔甲破爛不堪,士兵垂頭喪氣,看上去不堪一擊。唯有為首的一員白袍將軍英姿颯爽,正是趙雲。
趙雲領著降兵到得營寨,早有兵士來迎將降兵帶了下去分寨看管。趙雲到了玄德的軍寨,玄德早早來迎,趙雲拜道“末將幸不辱命”,著忙將傳國玉璽奉上,玄德忙將趙雲扶住,收了玉璽又對子龍寬慰幾句,趙雲隨後讓人抬來一具屍首,玄德揭開蒙在上麵的一角,正是袁術的屍體,灰頭土臉,哪裏還有一分的英雄氣!
玄德看著袁術的屍體不禁歎道“想當年洛陽討董時,這袁術身為聯軍總糧草官,不思奮力討賊,卻想著爭功奪利,若那時各路諸侯都能同心協力,如今的下又怎會是這個樣子!”眾人皆不語。子龍上前問道“是否要將袁術的首級割下隨玉璽一同送往許昌?”玄德搖搖頭道“不必了,曹操也未必想看到袁術的頭顱!就埋在壽春城外吧!”完又一掃感慨之色,對眾人高聲道“今日討平逆賊,晚上於壽春城中擺宴慶功!”眾人皆歡呼雀躍,領軍而歸。
壽春城雖然剛經過戰火,外部的城牆上還有血跡彈痕。但畢竟是淮南重城,底蘊豐厚,一夜之間城中燈火輝煌,完全沒有大戰的景象。
慶功宴上歌舞盡歡,劉備居於主座遙敬眾將。待酒過三巡後德然提道“不知主公對這和氏璧如何處置?”劉備不以為意道“當然是派人送與陛下!”德然道“主公可想好派那位將軍為使?”張飛卻道“不過區區一塊石頭何勞我等費事?”德然打趣道“翼德好氣魄!竟能視大漢八百萬裏河山如糞土!”又道“將軍可曾聽過得和氏璧者,得下”張飛道“德然莫要誆我。下和這石頭有何幹係?若真想你的那樣,那讓皇帝抱著這石頭不就下太平了?又何須我等廝殺拚命?”“哈哈哈”眾人聽聞皆大笑,德然又道“將軍難道不知道這傳國玉璽的故事?”張飛飲下一碗烈酒道“這玉璽有何典故?”德然道“相傳這傳國玉璽出於戰國時的楚國,楚人卞和在野外見一鳳凰常棲於一石上,認定此石不凡獻於楚曆王,不料曆王卻隻當其是塊石頭,將卞和斥退。期間卞和多次向楚王進獻卻都不被重視。至到楚文王執政,方才發現此物不凡,雕琢為璧稱為和氏璧。後經輾轉這和氏璧有到了趙國,但當時秦國強橫,秦王願以十五城相換,由此又引出了完璧歸趙的故事。最後秦國統一六國,由丞相李廝手書受命於,既壽永昌,八字。為傳國重寶。秦帝暴虐無道,我漢高祖斬白蛇起義而有下。受秦二世降得此寶。於是此寶便成了皇位正統的象征。非得此寶者得下而是有下者若無此寶難撫下之心!”德然音剛落,劉備接道“德然所言不錯,我等為人臣子卻得此重寶實在僥之幸。正應歸於陛下,德然可有人選?”聽到劉備問起,德然肅然拜道“傳國玉璽乃國之重寶,當立即送往許昌,但淮南離許昌不近,況且袁術叛逆尚有餘部未剿滅幹淨,難保沒有亂臣賊子阻撓,為包包萬全,當派一大將方能鎮住一路宵!”
張飛聽了,拍桌而起喝道“俺老張願為大哥走一躺,有俺老張在看那個不長眼的敢打這玉璽的注意。隻要他敢來俺定要用那丈八蛇矛刺他幾個透明窟窿!”德然慌忙阻道“翼德將軍萬萬不可為使!”張飛聽此一言胡須倒豎,怒喝道“為何人人皆可為使,獨俺老張不行,你是不是看不起俺,來來來,咱們過幾招,讓你看看俺張飛能否為使!”德然苦笑著連連擺手,討饒道“翼德將軍切莫要開玩笑了,我那裏是你的對手。我之所以將軍不可為使乃是另有緣由!”張飛奇道“哦,有何緣由?”德然道“下官近日聽丞相曹操自憑匡扶社稷之功於朝堂上傲慢無禮,囂張跋扈。而張將軍性格火爆,臣恐二人一言不合會於朝堂上驚擾了陛下。若如此,豈不是大罪!”劉備道“德然言之有理,不知德然有何人選?”德然道“下官以為子龍將軍,忠毅果敢,有勇有謀,可為護寶使!”
劉備乃問道“子龍可願前去!”
趙雲忙出席拜道“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劉備大喜,乃令其點起一千精騎,兩日後出發。又令孫乾寫就奏章,向朝廷備述平叛經過,為有功的將士討要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