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世農:把大半生奉獻給安徽(1 / 3)

紀念李世農百年誕辰

作者:周平

兩次被捕

李世農,原名王者俊,1911年11月生於河北省巨鹿縣大官莊村,1929年,考入河北省邢台第四師範學校。在學校中,李世農開始閱讀進步文藝作品和社會科學書籍,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逐漸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1930年3月,他由同學吳大羽介紹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夏轉入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的革命道路。

1913年,李世農因領導學潮被捕,後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從此時至1934年底,李世農先後任河北省大名縣團中心縣委書記、共青團北平市委組織部長、共青團唐山市委書記、共青團中央交通員。

1934年11月,李世農從天津到上海,等候黨中央給河北省委的指示。23日晚9時許,他正在房間裏讀書,突然聽到樓梯被大皮靴踩得咚咚響。他頓時覺得不妙,可此時想脫身已經來不及了。果然,門被踢開,幾個法國巡捕一擁而進,把手槍對準李世農的腦門,大吼:不準動!他們先是進行搜身,接著又在房間裏翻騰起來。李世農雖然來上海時帶有一些秘密文件,但是為防止發生意外,他事前已經把這些文件藏在熱水瓶外殼裏,所以,盡管法國巡捕搜遍了他全身上下以及房間裏的每個角落,還是一無所獲,但巡捕們仍然把李世農抓走了。李世農的被捕,是由於叛徒告密。當時,上海黨的機關設在法租界,那裏法國人的巡捕房對中國共產黨沒有興趣,但與國民黨特務機關有聯係。

李世農被捕後,被關押在馬霍路的法國巡捕房。和他關進同一號監房的,有在中央局各機關工作的博古夫人張越霞以及劉順元、張貴卿、張世明、李國傑和高一飛等8人。他們也都是在同一天晚上被抓捕的。

第二天,李世農等被帶出設在巡捕房地下室的囚房,進入張掛著紅藍白三色法國國旗的所謂“特區法庭”接受審訊。

李世農沉著機智地做好了應對準備,他事先編好了一套口供,從容地回答敵人的詢問:“我叫李榮春,是一個失業青年,來上海找工作的,因為沒有找到工作,暫時在上海待著。”洋法官要李世農承認是共產黨,並且要他供出黨內的其他同誌。李世農一口咬定,敵人對他無可奈何。其他同誌也都態度堅定,沒有一人屈服。

洋法官們毫無辦法,隻好串通上海市公安局,派出叛徒陳雷到庭作證。“證人”胡亂指認正在受審的8人都是共產黨員,還稱李世農是徐州特委書記,過去還任過他的秘書。李世農依然嚴守黨的機密,堅不吐實,因而遭到他們的數次毒打。

在獄中,李世農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學政治、學文化。和他同監的劉順元是山東人,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當時在黨中央機關工作,文化水平和政治理論水平都很高。李世農就請他當老師,學背文天祥在獄中寫下的《正氣歌》、白居易的《長恨歌》、諸葛亮的《出師表》、蘇東坡的《赤壁賦》等經典詩文,並經常向他請教一些理論上的疑難問題。劉順元和李世農囚室相鄰,經常隔著板壁教起課來。

一個多月以後,國民黨上海公安局要求引渡李世農這批人。李世農與劉順元等8人於12月23日被引渡到上海市公安局。

在公安局,敵人忙不迭地對他們進行審訊。他們一上來就問李世農:有人指認你是共產黨,你要是承認了而且供出你們的組織機構,我們馬上放你出去,如果你想留在這裏的話,我們可以安排你舒適的工作。李世農始終咬緊牙關,沒有泄露真實身份,也沒有說出黨的半點機密。盡管敵人想了很多辦法,但還是一無所獲。最後敵人就對他進行威脅:“看樣子你就是一個很老練的共產黨,你要是不自首的話,我們就對你用酷刑。”李世農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大聲地告訴他們:“你們就是殺了我,我也不能承認。”敵人毫無辦法,隻好草草收場。

第三天,李世農等被押送到南京憲兵司令部,直到1935年8月才被以“危害民國罪”判了12年徒刑。他被戴上腳鐐,編號“515”,關押在國民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這個監獄直隸國民黨軍政部,受陸軍署軍法司的監督指揮,人稱“天牢”,可以說是一個“魔窟”。

李世農被囚禁的地方是兩排木籠式的建築物,中間的走廊上麵有兩排用鐵欄杆、鐵絲網隔離的玻璃窗。每間木籠裏是上下兩層的通鋪,屋角放著破舊的、臭氣四溢的馬桶。房頂密密麻麻的鐵條上麵,開著小小的天窗和氣孔。被關進這樣的囚房裏,就像置身於四麵漆黑的井底一樣。

李世農和劉順元仍被分囚在相鄰牢房。當劉順元在緊靠板壁的下鋪躺下不久,就聽到隔壁響起熟稔而低沉的聲音:“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原來李世農正在抓緊時間背誦《正氣歌》。他的共產主義理想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使原本陰森、黑暗的監獄變成了學習文化知識、錘煉政治覺悟的大學堂。

那時,國民黨監獄對於共產黨的政治書籍絕對查禁,政治犯要閱讀報刊也是絕不允許的。李世農和難友們想方設法,通過各種渠道從外麵弄來了各類書籍,其中經改頭換麵後傳閱的政治書有:《大眾哲學》、《資本論》、《國家與革命》、《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個策略》等馬列著作。他還在獄中自學英語和俄語。多種形式的學習,對於提高他的政治、文化水平,保持革命情緒,堅定革命信念,起了頗大的作用。

在國民黨南京中央軍人監獄裏,難友生病了,沒有藥吃;身上長了疥瘡,長期治不好;生了虱子也很難消滅幹淨。反動獄吏還克扣犯人的囚糧,吃死人的空額,貪汙死人的衣物。 獄中牢房狹小,窗戶極小,十幾個或二十幾個人擠在一個號子裏,空氣混濁,令人窒息。常年吃的是青菜、冬瓜、白水煮豆芽、發了黴的醃蘿卜條。許多獄友得胃病、拉肚子、咳嗽吐血。

要活下去!要戰勝種種殘酷的折磨,爭取將來出獄後繼續為黨工作、戰鬥!這成為獄中許多堅強的共產黨員的共同決心與行動。在獄中,李世農和難友們緊密團結,把監獄變成了對敵鬥爭的特殊戰場。

李世農和難友們秘密商量,決定發動一次絕食鬥爭。他們向獄方提出改善夥食、定期放風、及時給病人治病等3項條件,並聲明不答應這些要求,便絕食到底。由於這次鬥爭組織得力,麵廣、人多、勢大,監獄當局被迫答應了難友們的要求。後來,李世農他們又多次發動難友開展絕食鬥爭,保護自己的生存權利,提高了難友的鬥爭信心,直至鬥爭勝利。

1937年8月,應邀到南京參加國防會議的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在與國民黨談判國共合作時,多次提出釋放一切政治犯的要求,國民黨當局迫於形勢,不得不於8月16日發布了《戰時監獄服軍役辦法》。葉劍英根據首先出獄的趙世炎夫人夏之栩、陳賡夫人王根英和曾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的熊天荊提供的名單,以“服軍役”為名,向國民黨軍政部長何應欽點名要人。經過反複交涉,長期被關押在南京、上海、蘇州、杭州等地的政治犯從8月中旬至9月初被分批無條件釋放出來。李世農就是在這個時候被釋放出獄的。

李世農出獄後,博古、葉劍英和李克農商量,指定有組織工作經驗和了解獄中情況的黃文傑、劉順元、王鶴壽、李世農、劉文一、錢瑛、夏之栩、方毅等組成審查組,負責出獄人員的登記、審查和接待工作。並在附近的西流灣1號租了5間平房,讓審查小組的成員居住辦公。這裏沒有床鋪,大家就席地而臥,睡在地板上;被子不夠,就兩個人合蓋一條。

這次審查幹部工作應該說是中共有史以來,最集中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從1937年9月初至10月底的兩個月內,有1000多名政治犯陸續出獄。審查小組的全體成員,除了對出獄人員給予登記,發零用錢給他們洗澡、看病、購買換洗衣服外,還要找他們個別談話,請他們寫出獄報告,幫助找證明人,然後提交小組集體討論做結論,並請葉劍英簽字認可。

經過前後兩個月的緊張工作,審查小組成員先後審查處理了1000多名幹部,其中700多人經審查後認定沒有問題,分批送往延安和長江中下遊各省。這批幹部,以後都成為開辟抗日根據地的領導骨幹、創建新中國的有功之臣。

轉戰淮南敵後

1937年11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重建長江中下遊地區黨組織的指示,李世農被派往安徽無為縣,恢複和建立皖中地區黨組織,領導人民群眾開展抗日活動。從此以後,李世農就和安徽結下了不解之緣,把大半生都奉獻給了安徽的革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