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幸福不一定需要富裕來填充(1 / 2)

從小我在農村長大,而且不是在同一個農村長大。我母親算是個苦命的女人,帶著我改嫁了兩次,因為我的存在,給她的感情生活帶來了不少麻煩。在我剛出生不久,我媽和我親爸鬧離婚,因為親爸有小三,那時候家裏還比較窮,有人還建議我媽把我給送給別人養,但我媽最終沒有選擇送人,而是帶著我改嫁。

在我媽離婚之後的一段時間,她經別人介紹相親,那一段時間我被放在了外公外婆那裏養著,也因為那一段時間,我在外公外婆那出名了,家家戶戶都認識我,一個被拋棄的拖油瓶,幸虧那時候我還不懂事,在兩三歲。我媽相親成功,嫁給了一個啞巴,啞巴的父母對我有點偏見,不太喜歡我,再加上我從小就體弱多病,三兩天又得看病。我聽我六姨說,那啞巴在前幾年癌症病死了,隻剩下啞巴的父母和我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其實我覺得對於我那個弟弟來說,挺不公平的,從小媽媽就不在身邊,現在還得自己一個人撐起整個家。

在我三歲的時候,我媽又離婚了,離婚的原因是因為我,他們每天都吵架,都是因為啞巴一家人不願意接受我,還整天建議我媽把我送到外公外婆家養。離婚之後,我媽帶著我流浪,當每個親戚那借住,然後她自己出去找工作,邊工作邊帶我。她做過水果小販,她跟我說過她做小販的時候經常遇到城管,也經常逃跑,我們現在想想,那種生活該是多苦,而且又掙不了幾個錢,我心疼我媽媽,但是我那時候並不懂事。後來我媽媽又相親了,這次相親她給男方那提出了一個條件,就是必須要接受我,才能在一起,男方答應了,也就是我現在的父親。我跟我現在的父親關係挺好,完成不覺得我和他不是親生父子。

在他們相親那段時間,我和我媽沒地方住,隻能住在旅館一兩天,相親成功後,我父親立刻帶著我和我媽回到他們家,看似事情好像結束了,但並沒那麼容易。

當我和我媽跟著父親回到家,我才知道,原來我父親是因為太窮,所以沒有女孩子跟,不過我媽媽並不嫌棄,雖然房子是一間老舊的不到30平米的青磚瓦房,而且家裏還有爺爺奶奶,還有我小姑,幾個人擠一間小瓦房。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村,還是一天很窮的村,沒有水泥路,都是泥路,周圍的人住的都是這樣的小房子,那一年好像是1996年底吧,我家對麵的祠堂瓦頂上還掛著一個老式大喇叭,村裏有什麼通知之類的,都從大喇叭廣播公告。

剛到父親家,他們家人都是用奇異的眼神看著我們兩母子,除了我父親。我四叔,四嬸,還有我奶奶,包括街坊鄰裏都用奇異的眼光看著我們,但是那時候並沒有辦法,我媽隻能忍住,因為她不想我過著飄無定所的生活,那時候,我父母還沒正式成為夫妻。

我對我爺爺的印象並不多,或許就一個,就是當天我回到家的時候,第一個看到的老人,他頭戴八十年代的藍帽子,腳穿一雙解放鞋,身披淺藍色的解放服,眼睛和臉龐我已經不記得的了。因為我父母還沒真正成為夫妻,所以他們家先把我們安置在另外一家小瓦房裏。

父母剛準備結婚的時候,爺爺在睡夢中去世,婚禮未辦成,隻能先辦理喪禮,那時候我不能參加那個喪禮,因為我還沒成為他們的中的一份子,所以那一段時間我呆在小瓦房裏。

等喪禮結束後一個月,我媽媽懷孕了,在她懷孕期間,我爸媽簡單地辦完了婚禮,我也算終於成為了家裏的一份子。其實最難熬的那段時間是我媽結婚前的那段時間,因為那時候家裏靠幹農活生活,所以我媽還沒嫁過來,就開始幫忙收割稻穀,幹起農活來,而我就奶奶帶著。那時候我小,不懂事,根本不知道怎樣開口叫她,她對我又有點嫌棄,因為我是個拖油瓶,而且還夾帶著濃濃的家長話,我媽媽的家長,跟當地人說的話根本不一樣,差別特別大。

我有兩個堂弟,所以當時奶奶除了要帶我之外,還要帶著兩個堂弟,或許我不如她的親孫子,所以奶奶那時候對我的態度是一半嫌棄一半接受。不過現在,我奶奶對我很好,因為幾個孫子當中,每次工作或者放學回家,我都會第一個去看她,買點水果之類。現在隻要我一回家,奶奶都會特別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