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靦腆的女生(2 / 3)

至於為什麼,我覺得很容易出來這件事情,因為他們在事情的時候都是很容易誇張的,不信的話你可以想一下以前的時候,你學習一個時的時候,你和你媽媽媽媽我學習了一個時可不可以玩一下。

你媽媽一定會:玩什麼玩,連半個時都沒有到,才學了那麼點的時間怎麼好意思玩啊,再學一個時然後再玩。

但是當你玩兒了一會兒的時候還不到半個時,這個時候你媽媽走過來對你:你看看你都玩了一個時了,還不停止,趕緊學習去。

是不是又感覺到特別的熟悉了,是不是又感覺到我了你們的心窩子上麵去了。

當然啦這個事情是要辯證去看的,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和在學習的時候他把集中的注意力是不一樣的,也許他學習了一個時牛校的學習時間隻有半個時甚至20分鍾。

但是他玩一個時遊戲的時間基本上是百分之百集中一定的注意力的。

當然了這裏其實我就是想這個對於時間的把握的問題,家長總是喜歡把這個時間調到自己喜歡的上麵,它快它就快,它慢它就慢。

所以我才對這個路程產生了一定的質疑,不對,我認為這個路程就是假的。

他們總是把一些對自己比較優勢的地方無限地延長,對自己一些比較劣勢的地方無限地減少。

如果根據時間的話我們可以這樣做,就是可以這樣設想一下。

假設你有一個同學他離學校的路程是六公裏,你離學校的路程是五公裏,有一你對你媽媽:“媽媽我離學校好遠啊我可不可以要一輛自行車呀?”

但是你媽媽不想給你買自行車,可能覺得危險也可能覺得你容易存在攀比的意思(這裏隻是打個比方並不是自行車在那個時候有多麼貴,或者自行車在這個時候有多麼貴,如果不覺得不太貼切實際的話,可以把這個自行車我們換成電動車)。

所以你媽媽就這樣對你:“你看看你同學誰誰,人家離學校十來公裏人家都沒有累,人家依舊是跑著上學的,你看看你離學校才兩三公裏你就累了,還想要自行車,要什麼自行車呀!”

是不是立馬就找到了感覺,是不是立馬就覺得你父母口中的那個十來公裏是錯誤的,或者是根本誇張的。

本來差距隻有一公裏,但是就是因為有差距,就立馬可以把這個差距無限的拉長,然後就變成了七八公裏。

這個時候你就會想蒼呀,原來我的同學那麼厲害。

這就是經常父母的一句話,我隻是通過上麵的例子對父母的一些話確實是提出了質疑,在他們對於教育這方麵有利的數據他們肯定是會讓這個數據看起來更有服力,隻是太容易誇大導致這個數據反而是沒有什麼服力的,就是太過於極端反而就導致了另一個極端。

可能這也就是傳中的物極必反吧。

當然父母的話這些還遠遠不夠我還可以繼續舉出來例子,就比如下麵的例子:

你們現在多好啊,學習用的本子要多少有多少,你知道我們以前嗎本子必須兩麵用,而且用完還不舍得扔一本一本的放好,放好了之後以後賣破爛。

那個時候我們的桌子和板凳都是缺胳膊少腿的,黑板就是刷了一層鍋底灰,粉筆在鍋底會讓顯得特別的刺耳(起來這個我就有點受不了了,所以這個話題不多了),而且教室裏麵沒暖氣冬凍得手通紅。

我相信如果你一句話都沒有聽到過的話,要不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生,也就是家長是不會管你的老師也不會管你,你非常的自覺,所以老師和家長也不會對你這樣類似的話。

又或者是你是一個非常非常差的學生,當然這裏他並不是人品還有其他的問題,我隻是單純的學習的方麵。

這個時候老師已經對你放棄了,家長也已經對你放棄了,所以自然而然也不會這些話。

但是我真心相信大部分的學生是聽過這些話的,不但是聽過這些話的,而且這些話聽著都已經起繭子了。

但我的那個排列組合沒有做好的時候,就是那一個單元測試卷,然後我媽開始教育我了,這些話也就自然而然的蹦出來了。

這個矛盾的產生點也是因為這個地方,就是我直接反駁了這些話,然後我媽就變得非常的生氣,覺得我頂撞她,而且是故意沒有好好的學習。

然後就罰我做這個卷子,做這個排列組合的卷子,找了一大堆類似的卷子讓我去做,那是我最黑暗的一次,因為本來就不是特別的熟悉,又要去努力的做這些卷子,還要去完成本來該完成的作業,所以這個事情簡直對我來就相當於一把刀放在我的脖子上讓我去聽粉筆在黑板上劃的聲音。

先記住,這個粉筆是有很多的雜質的,試問這樣的情況是誰能夠受得聊。

不過那是排列組合我確實也是到後來學的還算是不錯,因為好像高考的時候隻有關於這一方麵的題大約有一兩道,好像也不是特別的難,基本上我把老師講的都學會了之後好像做這種題就沒有什麼太多的難處了。

好像我的高考經驗就是如此,我沒有考過兩次高考,反正就我那一次的高考經驗感覺排列組合的題在高考的試卷上沒有多難,又或者是我們的卷子比較簡單?當然這個事情已經無從考核了,當然我也不是特別的在意這個事情。

當然不隻是這個問題,就是不隻是排列組合這一方麵我做的可能不是特別的好,其實還有另一方麵,就是我剛開始最初提到的一個方麵,充分不必要條件和不必要充分條件。

其實這一個方麵的話我感覺到最複雜的地方就是在於它涉及到很多的知識點和知識方麵,其實理解這個充分不必要,或者是理解這個必要不充分,倒也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

因為隻需要記住一個前後的順序好了,相信隻要是傻瓜基本上也能夠把這件事情記得很清楚的,但是這個題的難度就在於好多好多的方麵涉及到。

所以我做這道題的時候成功率真不是特別的高,雖然高考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的題對了還是錯了,因為那個時候不太在意自己高考的成績了,然後也不願意去對答案了,所以就忘了這個問題了。

但是在平常的時候這個題的成功率在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是在30%左右,到了後麵的時候開始慢慢的死記硬背甚至靠一些背題把它提升到了70%左右。

不過這個問題一直是縈繞在我心頭的一個問題,也就是一直讓我很難受的一個問題。

其實了那麼多的東西,最想的還是一個思維方式的問題,其實有時候特別想回憶上學的時候。

我仍然記得我們的物理老師,我們物理老師在每次講一個新單元的時候可能會和我們一句話,可能的原因就是在於這個單元和前麵的是不是有相同的地方,或者這一個單元是不是就是新開始的一個地方。

一旦是一個新開始的地方的時候就會我們講一個這樣法:“如果你前麵沒有學好的話不要擔心,從現在開始你如果好好的聽我講課,那麼接下來的單元模擬你一定會考的很好。”

講這句話對於物理來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為物理的一些課程他確實和前麵都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在計算的過程中還有在考量這個定理的過程中確實是一個新開始的階段。

我清楚的記得我感覺到最難的一個地方就是那個磁場的部分,很多的好學生學的都不是特別的好,當然也包括我,不過我們最後都學得比較好了,因為老師講解的比較清楚再加上每講解題型,講著講著也就明白了。

不過我清楚的記得一件事情,這一件事情是一個很特殊的事情,要不然的話我也不會這些事情了。

這個事情是一個男生,原先它在電流的那個方麵學的非常不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簡直絲毫不為過。

但是這個男生不知道發了什麼瘋,又或者是吃了什麼『藥』,反正從這個時候開始她認真的開始學習了磁場,而且根據這個男生的表現來看,這個男生真的可能是傳中非常聰明的那一類人。

隻是在平常的時候上網玩遊戲睡覺等等等等,不認真學習罷了。

他其實好像也沒有做什麼題,隻是把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了,然後在上物理課的時候聽的也比較仔細,好像也就這些事情吧。

但是這個家夥在物理老師的單元模擬都是全班第一名,所以我為什麼這麼清晰的記住了一件事情,一個不重要的單元考試。

是因為當時物理老師提前讓物理課代表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們正在看分數,然後物理老師進來了了一堆這樣的話:“我記得好像有一道選擇題改錯了,你們把自己那種改錯的分數再加上,如果不心改對的話你再減去掉,我覺得你們班好像有一個得了96分,而且那個物理選擇題還對了,是誰呀?我忘了。”

那個時候的單元模擬題是一百分,一道選擇題是四分,也就是如果這個四分再加上的話就是滿分了,我一直以為是前幾名的學生。

結果那個非常不起眼的並且基本上是在班級後麵名次的那個男生站了起來,興奮地舉起來卷子對老師:“哈哈哈是我是我,我是滿分我是滿分。”

然後所有的學生都看向了這個家夥,所以我們也就記住了,我也就對這件事情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一直覺得這個男生很可能是不是抄襲啊。

這個物理老師點零頭:“對對,我記得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