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貌合神離(1 / 2)

楊渾是個成功的生意人。從少年時白手起家,到青年時奠定家業,再到中年後定居長安,他有經驗,有閱曆,有眼光,認識人多,走的路廣,還有用不盡的錢財和人脈。

當年白秋痕救他並不圖什麼,但楊渾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並且是滴水之恩以湧泉相報。因此在涼城被剿滅的十餘年裏,他十分認真地存留著每一年該送給涼城的謝禮,並把這些東西轉為錢財存起。

粗略數一數,竟然有三千兩之多。

三千兩銀子可不是筆小數目,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長安城也能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吃香喝辣的生活。白遠岸有些不太好意思接受這厚禮,楊渾卻把話說得十分明白。

“這些錢是我用血汗賺來的沒錯,可我能賺這麼多錢財的前提,是白恩公救了我的命,這份恩情千金萬銀難以償還。你是白恩公的兒子,也就是少城主,我對白恩公的報恩自然該轉給你。”

楊渾說得懇切,白遠岸再拒絕就顯得不近人情,索性道謝後接收,不過錢財仍放在楊渾處保管。

楊渾對這四個少男少女十分關切,特別喜歡活潑又機靈的楚離憂,唯獨在白遠岸介紹到雲少廷時,不小心流露出幾分惋惜——雲少廷的父親雲逸是個成名於少年時的奇才,長短兩把雙刀縱橫武林,刀法迅疾有力而又翩若驚鴻,也是一時無兩的風頭人物。

而雲少廷……至少楊渾沒看出,這個不太喜歡說話、看上去還有些文質彬彬的少年,哪個地方有像他爹的地方。

一夜休息之後,次日一早楊渾又為幾人準備了清粥小菜,飯後就著名茶圍在桌邊交談起來。

數月前,楊渾隻是接到舒行浪的信,信上說白遠岸一行人不久後會來長安,屆時委托他來幫忙照料。待到白遠岸仔仔細細把來長安的目的、原因說明後,楊渾意外地對舒行浪的決定表示反對。

“舒老弟太執著於報仇了。當然,我明白你們流落大漠十餘年有多苦,也知道涼城蒙冤遭屠、血流漂杵是多大的慘劇,你們心裏必然不平。隻是先帝已經駕崩,你們的仇怎麼可以算在當今聖上頭上?拋開聖上該不該替父償債不談,隻為報仇就讓你們四個貿然跑來,這實在是大大的不妥啊!你們還年輕,把大好年華浪費在報仇上,白恩公和幾位城公泉下有知,想來也不會高興到哪裏。”

聽聞楊渾的話,雲少廷真想伸出大拇指喝彩一聲。

不過當然,他不會這麼做惹白遠岸皺眉,否則楚家姐妹出了門就會“給他好看”。

白遠岸沒有當麵反駁楊渾的言論,回房後卻表現的不以為然,認為楊渾終歸不是江湖人,缺少一種銳氣,或許是因為常年做生意導致瞻前顧後、畏首畏尾、患得患失。

“楊叔說的有什麼不對?皇帝住在皇宮裏很少出來,我們想行刺皇上談何容易?就算真的僥幸能夠混進皇宮,刺殺皇帝後我們怎麼出來?”雲少廷忍不住反駁道,“我覺得義父一心報仇有些鑽牛角尖兒了。天天說報仇,卻沒想過為了報仇很可能我們四個的命都要搭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