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商議(1 / 2)

隴西高原地處大陸西陲邊緣,有世上最大的高峰群山,綿綿山脈。高原北部是水草肥美的遼闊草原,中部與南部則是由隴水經過長年多次的衝刷,而形成的農耕沃土。

數百年的時間,魏國將北部的草原陸續盡數封賞給了一些當年臣服和立下功勞的遊牧部族。

而將中部和南部則是分成了六郡——金城、北朔、西道、皋都、榮城、鎬方。

這六郡便是魏國的祖地,是魏國的根基所在。

經由隴水所養育的魏部族人最是樸實豪爽,又因當年與諸遊牧部落之間的苦苦鬥爭、激烈廝殺而又民風彪悍。被關中的魏國子民稱為老魏人。對帝國的忠誠不可動搖,是魏帝國的基石。

隴西高原·金城郡治所——金城。

太守府。

“六殿下,這是陛下從長安發出的八百裏加急報和前方北朔所發出的軍報,大事不妙了,西戎已經舉兵叛亂了。”一位太守府的主簿急匆匆地跑進了太守府,直奔進了魏國六皇子臨時居住在太守府的小院,手裏拿著兩封急報,神色緊張,麵色略帶煞白,說的話中都有著慌亂。

在小院門口的一個身穿黑色甲衣的青年護衛聽聞發生的事後,也是吃了一驚,趕緊帶著人進去。

剛一進去,就見迎麵有個人走了出來,隻見是一個氣質沉穩,麵目堅毅的年輕人,年紀約莫二十出頭,衣服並不華貴,卻自有一種大氣,他連忙接過了兩封軍報,翻開閱過後,知曉了事情的嚴重性,沉默了半晌,先是對著那位身穿黑色甲衣的青年護衛道:“祁印,當務之急是去擊軍鼓,召軍中諸將,幕府聚議。”

“諾,末將遵命。”祁印領命,大聲道,旋即便是快速離去,去城外大營,召集諸將。

“主簿,太守現在哪裏?”

“啟稟殿下,太守在得知西戎叛亂後,立刻讓我來告訴殿下,而他自己早已經親自去清點城中糧庫中的存糧,武庫中的軍械弓矢。現在應該是在組織人手修繕城防。”主簿道。

六殿下聽聞後淡淡的‘嗯'了一聲,這一刻他覺得這位太守有點能幹,微微鬆了一口氣,一笑道:“沒想到陳大人這般能幹,臨危不懼。我還以為陳大人平日裏也隻會品品茶,賞賞花,處理幾件公務而已。”

……

大營。

“剛剛祁印應該跟諸位說了,此番西戎來勢洶洶,應當如何抵禦?諸位說一說吧!”六皇子對著召集而來的的軍中諸將道。

“殿下,我們這些人都是一群大老粗,又剛調防不久,你…你讓我們想,這不是為難我們嘛!”一位將領為難的道。這話說的確實,在場的所有將領中多數人都隻是憑著在戰場上衝鋒殺敵立下的軍功晉升軍職,從小大字就不識幾個,動動刀槍還行,若是動動腦筋的話,實在是得愁死他們。

然而這是大多數,但卻是還有著一小部分!

所有人都知道站在他們麵前的這位是什麼人!是魏國六皇子!在魏國朝堂上也是有著權勢的人!

有人建議著“不如堅壁清野,西戎軍隊全是騎兵,人吃馬嚼,一天得消耗多少?那可是十幾萬人和馬!”

“堅壁清野?別開玩笑了!城中守軍不過三萬,就算將附近其它趕得及過來的城池的兵力調過來,也隻不過四萬多,西戎可是數日之內就能夠兵臨城下,如果西戎強攻,堅的過來嗎?”有人反駁著。

“援軍什麼時候能趕到?”有人提了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六皇子沉吟道:“我也不瞞各位,從長安方麵的援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不過就在剛剛的時候傳來了消息,漪河下起了暴雨,發了大水,暴雨山洪,道路泥濘不堪,無法通過,援軍即使繞道,最快也要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