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六合,地孕兩方,有通悟長生者,過無方之門而至六合之天,與天同壽,謂之得道——《通藏論》
……………………………………………………………………………………………………………………………
很久以前,星龍王開天辟地之時,將大地震碎成了四份,在古語中,廣袤無垠的土地被稱之為“野”,所以人們又將它們稱為“四野”。
在地界四野之中,最富饒的地方就是東野五洲。
在東野五洲之上,最繁華的土地便是中土神洲。
自千年以前一統天下五洲、十七國的通天帝國滅亡以後,東野五洲就再度進入了諸侯割據,萬國爭霸的亂世。
兩百年前,通天帝國的後人經過了八百年的積累,再一次發動了統一中洲的戰爭,定都長安,謂之“樺”,或稱“南樺”。
長安自古繁華,在千年之前,這裏已然是整個中洲的權力中心。
在征服者的心中都有一個概念,欲取東野者,先取中洲。欲取中洲者,先取長安。或許這已經不能算是一種執念了,更甚者應該稱之為“信仰”。
人們說,長安就是星龍王許諾給凡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所以長安又被叫做“神都”。
在神都長安的東邊,有一座桃花山,不知道是誰在上麵栽滿了桃樹,每年春至之時,桃花盛開,姹紫嫣紅,景色宜人,美不勝收。
不過現如今已經是十二月了,正好是冬初時節。桃花山之上,早就沒有了盛開的桃花,卻依舊是火紅一片。
火焰,燃燒著幹枯的樹枝,好像是春天花又重開一樣。
血水,撒在了雪花之上,便如那桃花鋪滿了地麵似的。
天啟224年,南樺皇帝樓炎次子,樓慶謀反,火燒長安破城,兵圍神都長安百日,史稱“慶王之亂,圍城百日”。百日之後,樓慶戰敗,一路東逃至桃花山之上。
大將軍韓有木六萬勤王之軍久攻桃花山不下,便學著樓慶破長安的方法,火燒桃花山。
桃花山山下,屍橫片野,桃花山山上,白雪皚皚。而夾在這屍海白雪之中的是滔天的大火,與無數人廝殺的身影。
樓慶站在桃花山山頂回望仍舊是硝煙彌漫的神都長安,眼神有一絲的迷茫,倒不是因為戰敗的懊悔,而是對整個世界的一種否定態度。
古往今來,成王敗寇,生帝死賊。
在蠻荒時代,皇帝這種稱呼沒有出來之前,統治一國的君主被叫做“王”,而統治像南樺這樣雄踞一洲的國君便是“大王”。
南樺皇帝樓炎,殺父弑兄,辱母淫嫂,人麵獸心,神佛共憤,為天理所不容。長安的百姓認為樓炎不是人,是深山裏吃人的白虎,所以暗地裏又叫他“白虎大王”。
而為了自己的欲望便挑動了整個南樺的謀反者樓慶,也並非什麼英雄。
坊間裏麵傳言說,王子樓慶身有惡疾,每日需生食活人之心而續命,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鬼怪,所以樓慶又被叫做“食心鬼”樓慶。
到了夜裏,若是平常人家的小孩子若是哭鬧不止,隻要說一下樓慶或者樓炎的名字,孩子便會嚇得不再哭了。
樓氏皇族,鐵血的狼族,將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瘋狂的家族,也隻有這樣的家族才能在三十年的時間裏就完成了對中洲的統一。
寒風吹亂了樓慶的發絲,也吹亂了他年輕的容顏。仔細看看,其實人們話語中那個以人心為食的慶王子不過隻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男子。
或者,用“男子”來定義樓慶都不太合適。
這個依靠一己之力攪動著整個南樺百日不得安寧的人,他的臉上依舊沒有褪去少年時代的稚氣。
“殿下,走吧!”一個老人抱著一個嬰孩兒站在樓慶身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