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上的三人心思各異。
會場之中,蘇巧仍舊不改一身綠衣,及腰的青絲一半綰成垂髻,簪上了一隻素花簪子,另一半則是任意的披散在腰間。
雖然在裝束上是及笄少女的模樣,事實上,蘇巧待到明年才滿十五歲,可正式舉行及笄之禮,談婚論嫁。
蘇巧纖纖素手握著繡針,注目凝神,一針一線的繡著繡架上的《孔雀圖》。此圖既是繡孔雀,那麼最注重的就是這孔雀開屏後的羽毛。
蘇巧采用錯針繡的繡法,用針將紗線以孔雀羽毛的圖案和色彩在錦緞上穿刺,以繡跡構成了孔雀羽毛的紋路。
再加上整幅圖用的乃是蘇繡的繡式,針法講究的是針線細密,設色精妙,光彩射目。蘇繡的繡式與錯針繡的繡法,使得正副《孔雀圖》看起來尤為逼真。
在陽光的映射下,色彩分明的繡線綻放出各異的光彩。細如發絲的繡線根根緊密相連,卻又分明如斯,孔雀開屏之美在這女子的皓腕之下栩栩如生的展現。
看著最後一炷香燃盡,太監總管陸海生抖了抖手中的拂塵,嗓子裏發出尖細難聽的聲音,喊到:“時間已到,請各位繡娘放下繡針。如果有繡品尚未繡完的繡娘將會直接出局,請帶著自己的繡品離開賽場。繡品完成的繡娘請舉手示意,由宮人們把繡品放到展示台上投票。”
話音方落,便有繡娘紅著眼大叫:“這麼短的時間內誰能繡完?憑什麼讓我們離開賽場!”那繡娘盯著自己還未完成的繡品嚶嚶的啜泣著。
可是最終,她還是跟著幾個沒有完成繡品的繡娘離開了賽場。這樣的小插曲並沒有影響到其餘的繡娘,其餘的繡娘們紛紛揚著臉,仿若贏得了比賽一般,叫著:“我繡完了。”
等到所有在場的所有繡娘們都喊完那句“我繡完了”,蘇巧卻依舊沒有出聲。她的做法讓高台上的三人,甚至是所有的人都不解。這個繡娘是不是沒有繡完?難道和方才的那個繡娘一樣舍不得走麼?
而蘇巧卻是凝神望著繡架上凝聚了她所有心血的《孔雀圖》,淺淺的笑著。如此繁雜的工程當然花費了蘇巧不少精力和時間。額頭滲出的細汗順著兩鬢滑下,瑩白的十指因為浩大的刺繡工程被刺破了一個個小小的洞。
洞雖然小,可是已然流出了絲絲血跡,血跡一滴一滴的凝成血珠滴落到地麵。因為天氣的幹燥,血珠剛滴落便被蒸發,無人知曉這個還不滿十五歲的少女為了這幅震撼天下的《孔雀圖》究竟花了多大的心血。
皺了皺柳眉,蘇巧低下頭愈發的疑惑。她做這些究竟為了什麼?抿了抿早就因為水分缺失而黏在一起的唇瓣,在眾目睽睽之下,蘇巧蠕動了嘴唇,大聲喊道:“我繡完了!”蘇巧的聲音有些幹啞,卻又帶著女子特有的悅耳。
無人知道蘇巧為何遲遲才說出,也無人知曉這個心思單純卻又聰慧的女子,終於看清了那段一直束縛著她的愛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