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縣級農網智能化建設探討(1 / 2)

縣級農網智能化建設探討

出類拔萃

作者:田寶林

摘 要: 隨著我國全麵推進智能化電網建設,“十二五”期間將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新型農村電網。文章闡述了智能化農網的基本概念,以及西部地區縣級電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了配網自動化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並提出了適用於縣級電網智能化升級改造的建設方案。

關鍵詞: 智能化 縣級農網 配網 升級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安排4100億元用於農網改造,這是繼上世紀末農網改造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升級改造,對農網發展是一個極好的機遇,如何抓住這次電網改造升級的機遇,徹底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建設一個堅強的縣級電網,為區域政治、經濟發展打好基礎,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農網智能化的含義

農網智能化的基本特征是技術上體現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管理上體現集團化、集約化、精益化、標準化。

信息化是指在農網中體現為有效整合農電管理信息資源,消除信息孤島,依靠農網智能通信手段,利用信息集成技術解決方案,為農電業務一體化管理提供智能決策支持。自動化是指為適應農網特點和運行環境,適度提高農網智能裝備水平,依靠麵向多點分散數據的低成本高可靠通信係統、實用化高效信息采集傳輸及集成應用自動化與優化運行係統。互動化是指通過信息實時溝通分析,為用戶提供透明、便捷、安全的服務,實現農村分布式電源和儲能裝置的靈活接入,促進電能的安全、高效、環保應用。

二、西部縣級電網現狀

在上世紀末全國農網改造時,對縣級電網的供電設施進行了全麵升級。以某縣供電分公司為例,在中壓配網線路分段和分支上采用了真空開關,建成了地區農網首個環網供電線路,並取得了線路損耗明顯下降,電壓質量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高的良好效果。但是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需求,這些老舊的電網構架、配變台區的布點、設備的功能已不能滿足目前用戶的要求。

1.中低壓配網構架布置不合理。縣城配網饋路供電輻射半徑遠遠超過承受能力數倍,電源單一,10kV配網線路N-1比例過低,發生故障後引起大範圍停電的風險較大。配電台區布置供電半徑遠遠超過250M,配變容量不足,低壓導線截麵製約貪荷發展裕度。

2.設備落後,電網升級發展基礎薄弱。在聯絡、分段、分支的開關選型上,10kV真空開關沒有檢測、保護、控製測量接口,保護的整定不能按負荷階梯形整定。配變沒有監測、保護、遠抄接口,中壓配網一旦出現備障,仍然采用全線人工逐段排查,工作效率低,停電時間長,經濟損失大。

3.低壓配網導線截麵偏小,集裝表箱安裝方式缺陷多。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荷的自然增率以每年20%遞增,每戶居民最高負荷可達7kW,之前選用的電纜已無法承擔目前的負荷。加之低壓供電半徑偏長,電壓質量無法保證。

4.電網規劃缺乏前瞻性。由於西部的發展相對其他地區而言較為滯後,因此,電網的規劃水平受經濟、信息、技術、人才等因素的製約,缺乏與發達地區的技術交流及專業的技術人才管理和維護引入的先進係統。

三、縣級配網自動化建設需要注意的問題

1.一般縣級電網的規模不大,在開展配網自動化建設時,應該遵循穩定、可靠、實用、先進相結合的原則,避免大而全及盲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