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道德綁架(2 / 3)

泛天成立的初期,這種由上至下的強大執行力,幫助泛天在剛剛熱起來的娛樂圈迅速站住腳。而隨後加盟的蕭文林則幫助泛天在音樂界迅速壯大,包攬了一大批那時的當紅藝人,給泛天娛樂組建起了一支強大的明星團隊。

不過蕭文林知道,其實所謂“不服從管理”隻是這個保守老板的借口而已,真正讓他無法接受的,是那傳言中的“同性戀”!

在這個開放的時代,港島、台島好多藝人不論男女都能大膽公開自己的同性取向,但內地似乎還不能接受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特別是年歲大些的人。範光耀就是這種人,保守、思維固化、對新鮮事物極力抵觸、對激進思想甚是反感。

他表態後,蕭文林便知道,泛天娛樂肯定要失去方芷珺這位潛力無限的藝人了……

……

和其他藝術類產品一樣,歌曲本身就是一門藝術。

市場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裏,用江清川的話說叫“一坨屎也能被炒作成神作”!這個黃金時代會湧現出無數新歌、新人,同時也會有無數濫竽充數的殘次品。因為市場火爆,用戶一定程度上會喪失辨別能力,因為獲取新產品信息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廣告。

而一旦行業進入寒冰期,用戶的選擇就會慎重許多,口碑就變成了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這個時候如果還濫竽充數,那麼口碑很快就會消退——喪失了信譽的企業,將很快沉淪並消失在行業的發展洪流中。

蕭文林是個大齡文藝青年,有自己的執著和堅持,也有對產品、藝人的底線要求。他對自己公司音樂產品的定位很嚴格——可以沒有商業化成分,但不能沒有藝術成分。

特別是現在這個明顯處於萎縮階段的流行歌曲市場,消費者們期待的不是炒作成名的明星,而是膾炙人口、傳唱度高、藝術成分高的歌曲,還有就是唱功、外表、個性都極具鮮明特征的藝人歌手。

無論蕭文林如何反對,範光耀最終還是拍板做了最終決定。而決議一生效,蕭文林將結果通知了他的老朋友倪鶴軒,並藉由他之口傳達給江清川。

等蕭文林冷靜下來後,他開始重新審視起泛天娛樂的發展和現狀。

經過幾天的沉澱和思考,他終於發覺,不知從何時起,泛天娛樂走上了一個畸形的岔路!

三年多以前,公司通過成功地包裝歌曲藝人開始迅速膨脹,由那時的三百幾十號員工,短短三年時間迅速增加到近三千人。很難想象,這麼龐大臃腫的一家公司,得需要多少藝人的收入才能維持公司正常運轉!

直到一年多前,剛見複蘇的唱片市場又開始大幅萎縮,內地圈裏的藝人再出唱片時,幾乎都是賠錢!

其他公司倒是無所謂,唱片貴了可以讓藝人轉型去演電視、拍電影,去綜藝節目做客!

但泛天不行。

泛天走的是流行音樂路線,公司旗下的藝人都是靠著流行歌曲成名,泛天娛樂的所有資源都集中在流行歌壇!短時間裏讓公司實現轉型根本不現實,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泛天娛樂隻能忍受著捧紅一個藝人急劇增加的成本,還有以幾何倍數增加的維係成本……

年輕的市場總是需要新鮮感,那些過氣的明星很快便沒人再去關注。而塑造一個新人成本又如此之高,於是,和其他唱片或經紀公司一樣,泛天娛樂也瞄準了全國各地舉辦的選秀節目——借由節目捧紅藝人,好像是當下成本最低的一種途徑了。

而藝人的流行度方麵,歌手由大紅大紫到淪為路人的時間周期越來越短。公司不得已,隻能在藝人這短暫的價值周期裏拚命榨取藝人身上的價值,卻還是趕不上付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