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爆發前的爆發(2 / 3)

就在《港音新銳》的第三輪比賽節目錄製完畢還未公開播放時候,誰也沒料到,張佳月的一曲《漫步人生路》,被現場參與的觀眾用手機錄製下來並帶了出去。

這位張佳月的瘋狂歌迷根本顧不上什麼保密協議,也無所謂被英冠告上法院,錄下她的現場視頻後,轉過頭就發到網上,然後,在短短三個小時裏,整個港島樂壇因為這首歌……沸騰了。

一首粵語歌曲,驚豔了全港島的歌迷,也沉痛打擊了全港島的音樂人。

誰會想到,大家使用了1500多年的粵語除了戲劇外,居然還能拿來唱歌,還這麼好聽!

粵語源自上古時代的官音“雅言”,秦漢時代傳入南粵境內,經過與地方語言融合,形成了如今具有九聲六調的地方語種。要知道,九聲六調的粵語想配好詞,需要熟知粵語文字的發音,熟知韻律和平仄處理,讓給歌詞即便是朗誦出來,也要抑揚頓挫,優雅唯美。更何況,粵語很多語法上的變化更是讓人難於捉摸,很多倒裝句用錯的話,會讓人覺得歌詞很……牙磣。

而這,對於來自內地北方,沒有任何語言環境的參賽選手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這一切張佳月都做到了,貌似還做得很好。

港島輿論也一改之前的歧視和批判,開始轉向讚美,甚至一些老牌歌手和製作人,讚譽張佳月是“開創了粵語歌曲的先河”。

當然,也有部分媒體堅持抹黑她,並強調張佳月的這首歌很有可能是翻唱島國的不知名歌曲,更有媒體說她的粵語發音“帶有濃重的內地味道”,不是正宗的粵語發音,無法證明她使用“港式粵語”是一種新流派,最多算是曇花一現。

當然,這種論調沒有引起一絲範圍的響應便如同石沉大海。張佳月的火爆,如同史詩級颶風,瞬間卷散了這些聲音。

在媒體對她進行專訪,記者問到她這個問題的時候,她都會微微一笑,然後用天真的話語反問道:

“……我真沒關心過這些問題,大家也知道,最近我一直在準備下場比賽的歌曲,時間比較緊張……而且,我也無所謂啊,嘴長在他們身上,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唄……他們也隻能說說嘛,不然他們為什麼不來唱呢?”

一張娃娃臉的張佳月和她直率天真的性格,不但得到了港島民眾們的喜愛,也得到了口味甚刁的港島音樂圈子的認可——

“港音女王張戀珺憑借一曲《漫步人生路》,開啟了屬於她的輝煌時代,讓我們拭目以待,她的女王之路能走多久!”

……

同一時間,內地的各大“有關部門”開始慶祝《同一首歌》的銷售業績。

據權威統計,這張專輯在15天裏,內地一共發售了340萬份,港島36萬,台島48萬,東南亞地區還有103萬,就連島國地區,也出奇地賣出30多萬。

一轉眼,名不見經傳的超越時代歌行就一把賺了小一個億,按照分成合約,所有參與製作和發行的公司,甚至幾位新晉歌手,都賺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有了錢,冷海峰便底氣十足,開始逐一和每位歌手簽署合約。

第一批簽下來的包括小穆老師、葉語嫻、沈紫筠、沈柏輝、楊明俊、王離、納蘭佩和林詩蓉,實習歌手還有黃嘉鈞和蕭默,就連沈柏輝也成為見習歌曲製作人,而江清川,依然沒身份沒地位……

除了遠在港島的小淘氣包,現在應該稱作港音女王的張佳月,其他歌手,該簽的都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