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籃球而活(1 / 2)

雨田將自己一個人鎖在屋裏,一邊又一遍地看著自己的演出,可是卻隻有短短的幾分鍾而已。怎麼會這樣?論實力,他可是全市最強的三分投手,但是他孤僻的性格左右了自己注定隻能個人表演。

雨田的投籃很準,而且很穩定,但卻從不和隊友交談甚至訓練也是一個人。他很刻苦,每天都要投中500個三分才會離開球場,而在所剩不多的剩餘時間裏,能擠出投500個三分的時間確實不容易,他對於籃球的熱愛要用“瘋狂”來形容。

在這場比賽中,他一人獨取15分,但由於沒有與隊友打出教練安排的戰術而坐上了冷板凳,直到最後才重新登場,投中最後一球,但那時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輸了,他的第一場正式比賽就這樣畫上了句號,自己5個三分球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沒有配合的戰鬥是不行的。這不是一個人的戰鬥,籃球是5個人的。

雨田看著自己的表現,腦海中浮現了少年時的那一幕,正是那一次家變,導致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導致了天才無用武之地的後果。

那是10年前,當時的他6歲,父母都是本市商界的名流,在市裏擁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小雨田自然也過著大少爺的生活,所謂衣食無憂。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句話你還真別不信,不惜鞥已降臨到了小雨田的頭上。在他生日的那一天,外地出差的父親的一飛會給自己的兒子慶祝生日,不料飛機在空中出了事故,掉進了大海,被救人群裏卻始終見不到他的身影······

母親因為受不了,住進了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拋下了自己年僅6歲的兒子與丈夫飛向了天。可憐的小雨田一夜之間失去了父母,在這種打擊下,他變了,變得不愛說話,對事冷漠。他把自己封閉在了一個人的國度中,那裏隻有孤獨的自己······

這就是他性格怪氣的原因所在。

楊先生是雨田父母生前的好友,他有一個女兒叫楊雨晴,現在隨母親在國外生活。兩個孩子的名字中都有雨字,寓意已經很明確了。失去父母的雨田後被楊先生收養。

楊先生,不,現在應該叫楊伯伯,雨天是這麼叫他的。楊伯伯為雨田準備了一件非常舒適的臥室,並且花巨資在自家院中修建了一個高級籃球場,那是雨天父親的遺願。

雨天的父親特別喜愛籃球,由於多方麵的原因使他沒有打成籃球,但他希望雨田可以成為一個籃球高手,所以他托自己的好友楊先生給自己的兒子買一個籃球,在兒子生日時親手送給他,可是籃球有了,自己卻沒能回來。

楊伯伯將籃球送給了雨田,並讓他每天堅持練習,從小到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基本功他已經很純熟了,於是楊伯伯便把雨田送進了體校,讓他學習更加高深的籃球知識,那個時候他才15歲,卻已擁有185cm的身高。

雨田很努力,因為他自己也很愛籃球,天上的父母以及地上的楊伯伯對他給予了很大的期望,他不能對不起他們,更不能對不起自己。體校的訓練很苦,很多人都因為受不了而中途退出,能留下的人所剩無幾,但雨天咬牙堅持了下來,並且練就了一身投三分的好本領。

雨天對於自己的前途充滿了信心,他堿性自己是最強的,可是自己第一次參加比賽,變成為一名失敗者。

雨田服嗎?肯定不服。他把自己鎖在屋裏,不停的盯著自己在球場中的每一個細節,他也知道了自己性格所帶來的不良後果。他一夜未眠,最後他做出了決定,退出體校,用一年的時間解決自己的交際能力,等再一次回到球場時,他要征服每一個人。

他不知道楊伯伯聽到這樣的決定會怎樣想,是否會同意自己做出的決定,畢竟從小到大這是他的第一次“反叛”,他心裏沒有一點底氣。

他的心跳得不停,從小到大頭一次這麼緊張,緊張的連路都不會走了。他不停的想著第一句話要怎麼說,是“我不想去體校了,因為??????”,還是“我想?????”,還是其他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