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世環2(1 / 2)

那天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附近的小書店逛了一圈,這大概是近三十年來我第一次步入書店,醒目的月銷量排行榜上有“邱秋”的名字。書被我取了下來,護封上赫然寫著“華語文壇知名作家邱秋轉型之作——長篇《嫁衣難做》”,我叫來了店員,問這個作家有沒有短一點的,我看不了長的故事,年輕的時候看過武俠,那麼精彩的情節都成年累月地看不完一本,說實話我不認為邱秋寫得會比武俠更吸引人。

店員的態度很好,給我拿來了三四本書,說這些都是她的短篇集,還特意拿出一本說這本有她的簽名,不過是影印的。我接過來隨便翻了翻,貌似沒感覺到女作者慣有的那種煩惱套煩惱的家長裏短,開篇就是一個轉業兵進了公檢法係統後格格不入,卻因一次極偶然的機會進入澳門賭場。可能是賭徒看賭徒,別有一番同情在心頭,所以一時間竟看得忘了點,我看帶文字的東西本來就慢,加之多年沒有翻過除報紙以外的東西,閱讀速度大概已經在60秒60個字左右,直到剛才那個店員踩著很響的高跟鞋走近我說他們要關門了,我才發現自己的頸椎已因為長時間低頭而極度酸痛。

“這書我買了。”我對店員說。還好我兜裏揣了錢,很長時間沒有這麼爽快地付款了。你也許知道的,賭桌上輸的,都基本被我們賴到快出人命了才還,所有輸得隻剩一條內褲的賭徒心裏都會有一個僥幸的想法,那就是輸再多也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體會了秒秒鍾敗得精光的“光速”,反而更相信分分鍾即可轉敗為勝,鹹魚翻身。現在股市裏不是流行一句話嗎,賺再多也隻是一個數字,隻要還沒變現,就可能在一瞬間灰飛煙滅。我覺得這句話換在賭場上來個反思維倒是蠻不錯的。

回到家裏我沒顧上吃晚飯,繼續看邱秋的書。緣何會這麼投入我來不及去想,不過如果你認為是因為邱秋寫得太好,至少能讓一個賭徒產生類似照鏡子的幻覺,那你可大錯特錯了。我懷著強烈且近乎變態的嫉妒心站在書中的主人公身邊觀賭,想等他上鉤,等他慘敗,從而找找平衡。畢竟沒錢或沒膽去豪賭,看別人操作也是蠻過癮的。

主人公戚安開始也是一個像我一樣的觀賭者,初出茅廬,遲遲不敢試水,他眼瞅著旁邊一桌的人連贏了十七局長莊,真他媽絕。圍觀的人漸多,自然都是我這種心態,自己贏不了又輸不起,故此想在別人身上“借屍還魂”一把。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個贏錢的主人公不玩了,說走就走,全身而退。一片議論聲後,戚安突然坐到剛才那個狠贏了一把的賭客位置上,小心翼翼地拿出三百塊籌碼,繼續壓在“莊”上,荷官默默洗牌發牌,打開一看,是“閑”。 不少人鼓動老兵戚安再壓,戚安的手已經發抖了,那是他轉業的一點點補助,是要供他一家老小滿口家子花的。他沒有文化,轉業後是通過關係進入公檢法係統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在那裏頗受歧視,名義上讓他管內勤,其實也就是個管收發的,外加上打掃衛生,連係統外招的小臨時工都欺負他。他從沒受過這種窩囊氣,極度的憋屈甚至讓他有了一種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棄。他顫巍巍地又推出三百砝碼,依舊壓在莊上,荷官開牌,乖乖!仍然是閑。戚安繼續壓注,他不信那個邪了,心裏嘔著一口氣連著又壓了六次莊,結果那個賭桌就一直是閑,閑到眾生嘩然,閑到戚安的眼淚都要出來了,閑到最後沒人敢下注。

後來先前的賭客回來了(貌似是睡了一覺或是吃了頓飯回來),戚安紅著眼睛看他繼續壓“莊”,結果一開就是莊!接下來,又是一路長莊!

看到這裏我差一點跳起來把書扔掉,真他媽應了那句話,現實中壓根沒有的好事,都進裏了。

這時候我發現電熱水壺裏的水已經被燒幹了,發出滋滋的聲音,我趕緊過去拔掉插頭,又強忍著口渴拾起先前被我扔在地上的書。我感覺到自己渾身血液都要沸騰了,要是邱秋沒法給我一個滿意的結局,我可以立馬撥通她的手機,給她來一通關於贏賭概率的詳細演算入門教育。她邱秋懂得“大小通吃”的遊戲規則嗎,懂得圍骰時,不管玩家押大押小,都算玩家輸,賭場贏嗎?如果她稍微懂得一點賭場的常識,還至於安排這麼與現實相去甚遠的不靠譜情節嗎?同一個賭客連續兩次一路長莊的概率是多少?大概不到萬分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