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錢,壽桃,佛像,這些東西對楚老太太來說都是次要的,老人家活了七十載,什麼事情沒見過?她早就看淡了這些價值連城的物件,對於老太太來說之重要的是兒孫繞膝,一家人和和睦睦。
如果能有選擇的話,老太太根本不想把自己的七十大壽弄的那般聲勢浩大,她甚至就想在家裏隨隨便便的擺兩桌,做一些家常小菜,一家人和和氣氣的是吃個飯聊聊天,平平靜靜的過了這個大壽。
楚老太太不是慈溪老佛爺,慈禧老佛爺當年過六十大壽的時候恨不得舉全國之力給她過壽,為了過壽,這老娘們兒甚至挪用海軍軍費去修建頤和園,間接導致了華夏和島國的甲午海戰戰敗。
都是老人,都是同樣的身居高位的六七十歲的老人,但人的思想境界不一樣,當年的慈禧老佛爺要是能有楚老太太一半的胸襟和想法,當初的大清國末期也不會是那般烏煙瘴氣的鳥樣。
楚老太太選擇不了讓那些人不給她送禮物,楚老太太能選擇的是盡量讓自己的壽誕辦的小一些,不要把聲勢搞的那麼浩大。
最重要的是,楚老太太隻想和自己的兒孫們靜靜的聊聊天吃吃飯,平平淡淡的過了這次七十歲的大壽。
楚家,高門闊麵,一棟坐落在青山綠水下的莊園,這便是楚家的的宅子,也是整個東北的中心。
楚家的大門兩旁,一副橫練最先躍然入目。
“百年永盛,五世其昌”
門聯是幾十年前楚家老爺子的親筆手書,楚家後人將老爺子的真跡刻在了大門旁當做門聯,這八個字成為了楚家霸氣威武的寫照,也是許許多多人來到楚家拜謁時最先看到的八個字。
百年永盛,五世其昌!多麼霸氣的話,普天之下又有幾人敢用這八個字當門聯?
來楚家祝壽的人在看到這幾幅門聯的時候,重要嘖嘖稱讚,歎服不已。
最近幾天,逢老太太七十大壽之跡,來楚家祝壽的人絡繹不絕,數不勝數,各種禮物源源不斷的送到楚家。
楚家,招待客人的是楚家的新家主楚輝,這位年輕的家主在二十歲之際就掌管這個偌大的家族,可謂是年輕一代中無可爭議的翹楚。
但凡翹楚之輩,大多都有傲氣,平時就算不表現於外,但至少也應是盛氣淩人。
但楚輝有著年輕翹楚的本事,但卻沒有年輕翹楚那般的盛氣淩人,楚輝比大多數人想象的都要和氣,甚至在楚家老太太過壽的當口兒,身為家主的楚輝甚至親自站在楚家大門口迎客。
迎客這種事看似很小,但事關一個家族的門麵,尋常家族迎客之時,多是派遣家族的管家代為迎客,因為管家的身份地位在一家之中不高不低,用來迎接各種賓客最為合適不過。
楚家大可以派管家迎客,可楚家卻沒那麼做,楚家的家主楚輝鄭重其事的親自來迎客,算是給了那些來楚家賀壽的客人城門那麼大的臉。
楚家客人受寵若驚,接著又紛紛感慨楚家的這位小家主真實深諳待客之道,真是人中龍鳳。
楚輝待人以誠,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前來賀壽,楚輝都是一臉微笑。無奈的是前來拜訪楚家的客人實在太多,從早到晚絡繹不絕,一天兩天三天不斷。
連續親迎招待了三天的客人,楚輝的身體倒還是不打緊,畢竟楚輝也是習武之人,習武之人的體力普遍比一般人要好一些,站個一天兩天的倒也不累。隻是楚輝連續對人微笑了三天,笑的臉上的肌肉有些抽筋,進而有些發麻......
終於,第三天晚上十點,前來拜訪的客人終於告一段落。
那些客人就算再想巴結楚家,但也總不能晚上十點過後還來拜壽吧,再說華夏人比較講究祝壽的禮節,一般是過了上午就不能祝壽了,隻是來楚家賀壽的人實在太多,沒辦法楚家才將祝壽的時間延長到晚上十點。
十點一到,楚家大門緩緩合上,厚重的鐵門將這個新興且繁榮的家族關在了青山綠水下的莊園。
而楚輝,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後,楚輝使勁揉了揉自己那張有些發酸的臉,接過一旁管家遞過來的浸著溫水的毛巾在臉上使勁搓了搓,等到他的那張臉能有點知覺能做出正常的表情來的時候,楚輝轉身對著身眾人吩咐道:“我去見奶奶彙報一下情況,你們都好好休息吧,明天還要忙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