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七章李思朗的隱情(2 / 2)

李玉聽到兒子有意加重的‘財’字,長歎了一口氣:“我不擔心他的勢力,我忠心於君上。心中無愧。但我誤了思月的終身。”

李思朗知道爹爹的無奈,思量了一會才道:“爹,你可曾想過這黑衣人似乎不是一股勢力,都穿著黑衣,但我覺得他們似乎是三派勢力,各有其主子。而且,您有沒有想過為何君上要將思月指婚給六王,君上何其精明,他豈會不知你的所作所為,他不過是借機而發。”

李玉撚須深思,當今君上現有五子,沒有立儲君,王後所出的是二子張乾明。長子,三子均是傻子的母妃所出先後夭亡。

四皇子,慶王,張承良。母妃隻是個洗腳婢,身份實在低微,他天性灑脫,不問政事,遊曆於山水間。

五皇子是安王,張乾遠。母妃蕭貴妃,出身世家。正受寵,蕭貴妃娘家勢力漸起。

第六子就是傻子王爺,張承前,暫無封號。

安王和成王的名字各有君上,張明遠的一個字。可見兩人受寵的程度相當。還有一個皇子不到七歲,母妃位分也不高,他和傻子於皇位應該無礙。他暗自思量兒子所說的這三股勢力到底是哪一方的,各位誰主?

二皇子沉迷聲樂,但性情謙和,喜愛詩書。王後的娘家勢力也強盛。

安王為人不是太磊落,但是他在軍中倒是有些威望。他最近勢頭正勁,甚是被君上寵愛,鹿死誰手,還沒有定論。這傻子王爺言行粗莽,被君上厭惡,在宮中也無地位。四皇子遊曆天下,甚少回京,但他在民間幹了幾件讓百姓拍手稱快的大事,讓百姓體察到了君上的仁愛,他倒對傻子王爺甚為親厚。

李玉深知君上的脾性,他撚須的手猛然一頓,他忽覺脊背寒涼,他空有六部之首被倚重的名頭,其實內裏如何,隻有他清楚。君上別有用意,他當日在上書房反省的時候,竟不能體察。李玉歎了一口氣,唉,他終是誤了女兒的終身。

李思朗和爹爹對視一眼,擔憂不言而喻,他們揣測出了君上的真實意圖。自古奪嫡之戰,就是場血雨腥風,他們得好好謀劃一番了。

李玉拍拍兒子的肩膀“唉”,長歎了一口氣。

“思月飽讀詩書,但是心性純良,我擔心。”李玉混濁的目光透著厚重的擔心。

“爹,純良未必是壞事,任其發展。你我還是不要多話的好。”李思朗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相視著,點點頭,一切了然於心。

他們父子現在就要未雨綢繆了。

李思朗作揖行禮:“爹,我先下去了,思月的嫁妝該準備妥當了。”

李玉點點頭,李思朗轉身,剛要跨出門檻,父親的聲音帶著虛弱從他的背後傳來:“思朗。”

李思朗的身子一僵,以為父親發現了什麼?“爹,對不住你。我不該逼你強娶嫣兒的。”

他鬆了一口氣,回頭看向父親:“我並不怪您。嫣兒是個好女孩。您別自責”

李玉對著兒子無力地擺擺手:“去吧,好孩子。”若不是思念甚深,他怎麼會輕易被引去做了質子?

李思朗像平日裏那樣衝著父親溫和一笑,頭也不回地跨出了門檻,走了許久,他的目光中才閃過幾絲冷意,為了那筆銀子,他隻能兵行險著了,幸好順利過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