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有個姓梁的公子,跟彭家素有來往,知道彭好古來了,便設宴邀請。酒席上有幾個歌女都來拜訪梁公子,梁公子便問:“娟娘怎麼沒來?”
那些人回答,說:“娟娘病了不能前來。”
梁公子發怒道:“這女婢自以為清高,不識好歹,用條繩子去把她捆來!”
彭好古聽到娟娘的名字,懷疑地問是誰。梁公子回答說:“是個青樓女,才貌俱佳,在廣陵數第一。因為有點名氣,所以才敢傲慢無禮。”
彭好古心想難道就是娟娘嗎?所以十分著急地想要見見她。
沒一會兒功夫,娟娘來了,梁公子盛氣淩人地罵了她一頓。彭好古仔細地打量了一下,果然,就是中秋節那晚見過的那個娟娘。
於是便對梁公子說:“她跟我有舊交,請你原諒她吧。”
娟娘抬起頭看了看彭好古,非常驚愕。
梁公子來不及細細詢問彭好古,便命娟娘開始斟酒。
彭好古見娟娘好似無動於衷,於是便問她:“《薄幸郎曲》還記得嗎?”
娟娘聽罷,更加驚駭,凝神注視了一會兒彭好古,然後開始唱那支老的曲子。聽她那婉轉的聲音,和當年一樣動聽。
酒宴結束後,梁公子便命娟娘陪彭好古入寢。彭好古握住娟娘的手說:“三年之約,今天才得以實現啊。”
娟娘說:“中秋節那天,我跟人遊西湖,喝了幾杯酒,忽然便像醉了一樣,朦朦朧朧中,被一個人帶到了一個村子裏。一個書童帶我進入一個院子,屋內有三個客人,其中一個就是你。後來乘船到了西湖,又把我送了回去。我以為那些都是個夢,但是玉佩還在,我到現在還保存著。”說著便拿出了那塊玉佩。
彭好古也講述了那件事的經過,兩個人互相驚歎。
娟娘投入到彭好古的懷抱裏,哽咽著說:“仙人已給我們作了媒人了,你是不是會因為我是個風塵女子,而舍棄我,就不再想念我這個深陷苦海的人啊!”
彭好古握住娟娘的手,說:“船中訂下的約會,我一天也沒有忘記啊。如果你有意,我願意傾囊出資,隻要能夠把你給贖出來,傾家蕩產,我也在所不惜。”
第二天一早,彭好古就把這意思告訴了梁公子,問梁公子拿了一些錢,然後又從姐夫那裏借了一千兩銀子,削去了娟娘的樂籍,把她贖出來帶回來了家。
後來,有一次娟娘和彭好古到那座別墅去玩時,還可以清晰地記得當年喝酒的地方。
可惜的是,後來,彭海秋卻一直沒有再出現過。一年後,娟娘順利地產下一子,起名海秋,用以紀念化身彭海秋的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