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第四十八章
在山東的沂水縣,有一個姓馬的人。經媒人介紹,馬某娶了王氏為妻,王氏知書達理,夫妻兩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感情非常深厚。
可惜不幸的是,兩人新婚不到半年,馬生就得了重病,撇下嬌妻,撒手人寰。王氏年紀輕輕就沒了丈夫,每天獨守空房,以淚洗麵,十分可憐。
王氏的父母心疼女兒,於是便勸說王氏:“你現在如此年輕,還是再找個人家嫁了吧,老了也好有個依靠啊。”
可是王氏卻拒絕了,“相公活著的時候,對我十分疼愛,如今他走了,還有一個老母親要照顧,我怎麼能忍心不管。他對我有情,我對他有義。我絕不再嫁,母親以後不要再提了。”
母親搖了搖頭,很無奈,但是女兒的心意已定,母親也隻得悻悻而去。
母親走後,婆婆可憐王氏年輕,不忍心讓她守寡,也勸說她,說:“我固然知道你對我兒的情義,可是,你的心意雖然很好,但是畢竟年紀還小,況且你們還沒有生孩子。經常見一些人起初勉強不嫁,可是後來卻留下恥辱,所以不如趁早改嫁,這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王氏卻怎麼勸說都不肯再嫁,婆婆也隻能聽任了她。
後來,王氏找了一個泥匠,為丈夫塑了一座土偶像,放在房間內。每天早上起床,便先到土偶麵前請安,每次吃飯,也都要為土偶端獻酒食,就像是丈夫活著時那樣。晚上,睡不著的時候,便會對著土偶聊聊天,說說心裏話。
過了一段時間,一天夜裏,王氏正準備上床睡覺,忽然看見土偶人打了個哈欠,王氏用力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看花了眼。可是沒成想,那土偶人伸了伸懶腰走了過來。
王氏心情緊張,很吃驚地看過去,土偶已猛然長的像真人一樣高了,還真是她的丈夫。王氏害怕了,便急忙呼喚母親,“娘,娘,您快來啊。”
丈夫急忙製止妻子,說:“娘子,是我,不要呼喊。我十分感謝你的深情,在陰間心裏也很難過。一門中有忠貞之人,數世祖宗,都有光榮。我的父親,因為生前有損陰德的地方,所以應該絕嗣,以致於我年紀輕輕地就死了。可是念你苦守貞節,感動上天,所以閻王爺讓我回家來,再和你生一個兒子,來繼承馬家的宗嗣。”
王氏聽了也涕淚沾襟。想想自己丈夫死後吃的苦和委屈,抱住丈夫舍不得撒手,於是兩人親好如生時。第二天,雞叫的時候,丈夫才依依不舍地下床,臨走交代妻子:“我晚上還會再來的,可是此事暫時不要讓旁人知道。即使是母親也不行的。”
晚上,丈夫果然如約而至。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丈夫每天晚上都來陪王氏,很快,王氏便感覺身體疲乏,嘔吐,腹中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