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久常就勸她說:“嫂子,不要再這樣了!今天的痛苦,都是平日裏的嫉妒造成的。”
嫂子聽罷,生氣地說道:“小叔這麼個好男子,屋裏的小娘子又賢惠得像孟光,任憑郎君東家眠,西家宿,而不敢出聲。就算是小叔有最好的夫綱,能教導出賢妻,恐怕也用不著你來替你哥哥降服我這個老太婆吧?”
李久常聽完,微笑著說:“嫂子,你先不要發怒。我如果說出事情的真相,恐怕你想哭都來不及了。”
嫂子說:“我既沒去偷王母娘娘籃子裏的錢,又沒和玉皇大帝的香案史眉來眼去,心懷坦蕩蕩,哪個地方用得著哭呢?”
李久常聽罷,也不生氣,小聲地在嫂子耳邊說:“你用針刺在人家的腸子上,該當何罪啊?”
嫂子突然臉色大變,麵色蒼白,驚慌地問:“這話從何講起?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久常便把在閻王殿前看到的情形,和閻王爺說過的話,告訴了嫂子。
嫂子聽後嚇的不住地哆嗦,淚流滿麵地哀告道:“我不敢了啊,我再也不敢了。饒了我吧。”
涕淚還沒幹,就覺得瘡痛頓時停止,慢慢地不再流血,結了痂。然後又臥床休息了十多天,便痊愈了。
從此以後,她立馬改掉以前的罪行,變得十分賢良淑德,對每個人都很好,人們紛紛稱讚。
後來,妾再生孩子的時候,腸子又垂了下來,針還仍然刺在上麵。嫂子急忙將針拔了去,以後,妾的腹痛便好了。
妻妾相處十分融洽,互相理解。
備注:
孟光,舉案齊眉的典故說的就是梁鴻、孟光,漢書生梁鴻讀完太學回家務農,與縣上孟財主的30歲女兒孟光結婚,婚後他們拋棄孟家的富裕生活,到山區隱居,後來幫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給梁鴻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
下麵找了一個關於梁鴻和孟光的愛情故事。喜歡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東漢有一位名士叫梁鴻,有氣節,有文采,在當地非常有名。他的同鄉有一個女子叫孟光,一心一意想嫁給他。孟光長得不好看,膚色比較黑,但特別有勁兒,史書上記載她能“力舉石臼”,像個舉重運動員。孟光到了30歲還沒嫁出去,她父母就問:“你為什麼還不嫁啊?”30歲很大了,不要說是在古代,就是在今天,30歲沒嫁出去的人,父母也得問。是不是?她回答說:“我非梁鴻不嫁。”梁鴻一聽這話高興了,心想:還有這樣的女子?那我就娶回來吧。我估計當時就是請媒人牽牽線,搭搭橋,也沒見過真人,就把孟光娶回來了。孟光很高興,就緊著飭,描眉畫眼。但梁鴻一見她這樣,就不高興了,連著七天沒有搭理她。孟光就慌神了,不知道因為什麼:怎麼娶了我又不理我呢?她就向梁鴻請罪。梁鴻說:“你描眉畫眼不如素麵朝天好看,我得要個能過日子的老婆。”我估計他也不敢說你長得不好看,怎麼畫都沒有用。孟光說:“那我就不畫了,咱好好過日子。”於是孟光每天把飯菜弄好了,端到丈夫麵前,高高舉起。
這就是“舉案齊眉”的故事,這個成語也變成今天夫妻相敬如賓的一個象征。這裏的“案”,當時就是一個托盤。今天的托盤就是一個盤子,當時的托盤“案”,帶有四個足,四足是縮進去的。與我們今天所說的書案的“案”,形製上非常接近。這種托盤今天日本還在用,日本很願意沿襲我們的古製。